兩個大明最高階的情報機構頭目,大清早的輕裝簡從、不漏聲色的要去幹什麼呢?他們要軌道馬車總站秘密接一個人進宮面聖,路過東站街時恰好見到小安南商鋪在兜售新奇貨物。

如果是別人見到了頂多覺得新奇,說不定還會掏錢買上一兩件。但他們倆都是搞情報工作的,深知這些貨物意味著什麼。

橡膠,早在八年前皇帝就在廣東和福建小面積種植了這種來自外番的樹木,之後又以新政的名義在安南和呂宋島大面積推廣橡膠種植園。

當時很少有人知道種這麼多樹有何用,還以為是為了將來造船做準備。反正只要有錢賺,別說種樹,種草都成。

三年前答案終於揭曉了。種植期超過六年的橡膠樹幹被割傷之後會分泌出白色的粘稠汁液,將汁液收集起來經過酸洗自然乾燥,就會形成一種有彈性的物質,皇帝說叫做天然橡膠。

那天然橡膠有什麼用呢?總參謀部在惠州建了一座橡膠廠,專門用天然橡膠製作產品。在新增了乙醚或者松節油之後橡膠會融化,把溶液刷在棉布上,待溶劑揮發之後就成了輕薄防水的雨披。

如果事先將棉布或者麻布定型,再刷上橡膠溶液,則可以製作防水的揹包、帳篷、衣服、帽子、靴子、手套、軟管等等,用處很多。

不過海軍很快就發現了橡膠的缺點,這東西怕熱還怕冷。溫度一高就變得軟塌塌黏糊糊的,溫度一低又變硬發脆,太難伺候。

然後就開始了艱苦的研究工作,十幾名從灤州鹼廠來的大匠,窩在橡膠廠裡一搗鼓就是小兩年,弄得廠區附近總是瀰漫著臭雞蛋味道。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把天然橡膠的弱點給板過來了。

什麼叫硫化工藝,總參謀部和統計司肯定不懂,但效果很明顯。經過此種工藝處理的天然橡膠變成了硫化橡膠,不會在太陽照射下變得軟塌塌黏糊糊,也不會因為天氣變冷變硬變脆,可以正常使用了。

至此之後,橡膠園有什麼用就不再是疑問了,海軍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有錢的趕緊去安南和呂宋特區買地,沒錢的則去想辦法從日月銀行貸款,目的也是買地。

爭先恐後要成為橡膠種植園主,因為他們看到了橡膠的巨大用途。光是軍隊要採購的帳篷、雨衣雨褲雨披雨靴、揹包、防水槍炮外套、彈藥包數量,以現在的種植園規模就不太夠用,只能先緊著急需的製造。

這要是再推廣到民用層面,估計把安南和呂宋島全種上橡膠樹也不夠。今後天然橡膠的價格肯定會上漲。搞橡膠廠沒那麼高的技術,乾脆種樹吧,這玩意不太難。

宇航員想問的就是軍用雨披、雨靴為什麼這麼快會出現在民間。譚不明做為統計司的最高領導,顯然知道答案。

這家名為小安南的南貨店就是王大頭開的。不對,不是王大頭開的,是屬於統計司南洋處的資產。

王大頭不知從何處聽聞了橡膠廠的事情,還親自過去轉悠了一圈,然後就跑到京城向皇帝訴苦,說南洋處為了打探情報養了多少多少情報員和店鋪,經費是如何如何不夠用。

但為了不給萬歲爺增加負擔,他還是堅定不移的自謀經費,只是想請萬歲爺恩准,把橡膠廠淘汰下來的殘次品賣給他,拿去向民間高價兜售。

皇帝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兒搭錯了,居然相信了王大頭的鬼話,親自寫了手諭,批准橡膠廠的殘次品以成本價賣給王大頭。

“整天賊眉鼠眼到處亂轉,總惦記著別人兜裡的好處,這麼搞會沒朋友的,你也該管管他了!”

宇航員越聽越鬱悶,橡膠廠雖然暫時放在了海軍參謀部名下,但早晚都是要劃歸總參謀部管理的。有這等好事兒卻讓外人捷足先登,虧大了!萬歲爺那邊肯定不能說三道四,只能拿王大頭開刀,先給他扎一小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