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就是“我師父實在是太穩健了”——在考試開始之前楊清正會給每個走後門的門生一份各不相同的“秘方”,自己則留有秘方的副本免得忘記如何辨認,當然前文提到過楊清正的記性很好所以這些副本他基本用不上。這些秘方上面記錄了一些頗有辨識度的行文方式,譬如“起手第一個字以何字起始、第二列第二字寫何字、第三列第六個字寫何字……諸如此類,直至最後一字以何字終止”或者“之、乎、者、也、焉、哉、耶、歟等虛字如何排列使用”,又或者二者合一再輔以其它行文方式來辨識這是誰的卷子。這辦法累是累了點,但架不住“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楊清正只能硬著頭皮閱卷了,而這種密碼一樣繁瑣的東西也被他的門生們起了個名字叫做“摹師密碼”。而在發現這種辦法確實有效之後為了減輕自己以及同謀的工作量,他甚至還無意之中發明了標點符號的雛形……即他讓考生們在每句最後一個字尾點上一個點表示句讀,點上兩個點就是意為感嘆驚歎,點上三個點則有疑問之意……如今的盛國倒是也漸漸將這種標點符號推廣普及開來,方便是方便了不少,就是紙張的耗損也隨之增加了……許多故作玄虛的文人甚至一字一符號,時人皆稱此舉為“點墨”,意指這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文化只有這一丁點兒所以只能用這種辦法充門面。

無論後世史書如何評價楊清正其人及他一生的所作所為,但單說這一點……他也算得上是名垂青史了。

總而言之這樣的事兒他幹了不少,就算真有讓聖上起疑心的也就那麼著過去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也要對權臣貴族們作出一定的妥協、給他們嚐到甜頭再適當敲打一番才能更好地維持住自己的地位。皇帝得群臣支援、官宦子弟得顯赫聲名、楊清正自己還能從中拿到不菲的“禮物”,這種三方共贏的事情只要不做的太過分就沒人會戳破。

但是這世上的事情吧……有贏就有輸。這三方贏家名利兼收,那輸家就只有莘莘寒門了唄。

寒門都擠破了頭的想入山河府,這讓楊清正也分外感到不爽,畢竟這世道寒門子弟比起權貴氏族還是要多上太多了,這些人活生生地把李獒春這個老對頭的名字抬到了自己之上——為什麼說是老對頭,因為李獒春在楊清正的前六年就取得了盛國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連中三元”的經天緯地之才,他這個“兩元”難免會被人和前者作比,後來李獒春更是因先帝於病榻之中、垂危之際還念念不忘地賜號“功獒”。

同樣都是先帝金口玉言的親封,“錦扇探花”比起“功獒”來,只能說是弱爆了。

不過當今聖上齊長庚對李獒春的態度一直是不溫不火,雖然讓他做了太子師、但由於李獒春反對陛下頻繁改稅法這一點也讓齊長庚心生嫌隙,況且齊長庚對於山河學府也並不如國子監這般支援,甚至愈發感到不悅,這也使得楊清正暗暗有些得意。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寒門都選擇山河學府,比如眼前的這一位就明珠暗投了——姬巨山本是海弓郡的解元,為博更進一步、也是自恃解元身份所以沒有拜入山河府門下而是進入了國子監。按理來說解元的身份在國子監雖然算不上獨一無二但也是個中翹楚了,但是他吧……說是命不好也行,他參與會試的那一年正逢齊長庚即為的第一屆會試,那些幫著齊長庚上位的外戚、官宦、商賈們也得向陛下討點恩典不是?所以當年硬生生地就把他這個進士的資格給擠沒了……

姬巨山當然對此感到不滿,要知道自己平日裡的成績都是從上邊數的,所以在千方百計地打聽之後終於得知了自己的名額被人頂替了,於是一怒之下就跑路了……可能有人問他不是解元麼?但須知三元兩元的高人不好找,二十啷噹歲、十幾歲的解元大有人在,他一個年近三十的解元也就那麼回事兒吧,雞肋程度堪比雞腚——雖說一個郡三年只有一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