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面這二十年裡,天子從來沒有派遣過採辦太監下江南,卻沒想到現在出了這麼一遭,大概也是庫中緊張的緣故吧!
方應物忍不住問道:“不知陛下要派何人下江南採辦?與你又有什麼關係?”汪芷如實答道:“是很得寵的太監王敬,與我沒有太多深交。”
原來是他!方應物對這個名字有印象,王敬或許不出名,但他下江南的事蹟卻上了三言兩拍,伴隨著通俗小說普及開來,方應物還真就知道點情況。
在歷史上,王敬和他的乾兒子王臣在江南大肆搜刮官府倉庫和民財,還有強搶民女等惡劣行徑,惹得江南官員憤怒、民怨沸騰。最後天子為維護東南穩定,被迫殺了王臣,並傳首江南才平定事態。
看似王敬這採辦太監與方應物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回事,但汪芷提醒方應物顯然是另有目的。
如果採辦太監王敬在江南鬧得太過火,但卻因為王敬是欽差身份,地方官對欽差沒有執法權,除了上疏彈劾便只能的瞪眼。
地方官無法對欽差進行執法,能制止欽差的只有另一名欽差。。。。。。所以可想而知,一旦王敬鬧得過火,肯定會有大把大把的地方官和民眾到方應物這裡控告王敬。
對方應物而言,這絕對是一件揮之不去的麻煩事,說白了王敬是天子向江南伸出來的爪牙。自己要拿王敬刷聲望,那和斬天子的手沒區別。
“沒有你說的如此誇張了。”方應物沉思片刻,“天子派王敬未必是壞事,可以讓我上演一場驅虎吞狼之計。沒有比較就沒有區別,想必遭遇到那王敬,江南縉紳才會知道我的好!”
這也可以?汪芷愕然無語,半晌過後才道:“還是你們讀書人更彎彎繞繞一些,不過王敬就算失去名聲,那又能如何?”
“哪裡哪裡,只是不得不習慣於各種環境而已!一旦出現迫不得已的情況,只怕到時候還要向你求援!”方應物答道。
其後又岔開了話題道:“先不用為我擔憂了,這次離京南下,想回來最早也要等到年底。在這期間你可不要忘了學業,等我再次回京時候,會仔細考察你!”(未完待續。。)
ps: 要怪飛機晚點!不然早更了,還能保住最後一絲節操底褲。
第四百九十六章 攔路的讀書人
成化二十年五月底,為了國事,方應物告別家人,又一次推遲了婚事,不得不啟程南下。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紀,方欽差可以作一場感人的先進事蹟報告會了。
帶在身邊的依舊是王英和方應石一文一武,這次差遣他們兩個都不覺得辛苦,很是躍躍欲試。
一是可以回淳安縣老家去,而且還是以欽差隨從身份回去。他們兩個跟著方應物混了這許多年,也算是山村裡的成功人士了,有衣錦還鄉的機會就按捺不住騷包心情,只恨不得插翅飛回去顯擺一番。
二是欽差威風凜凜,當欽差的隨從自然也水漲船高,比在到處是高官顯貴的京城爽氣多了。該頭疼的事情反正有秋哥兒這聰明人頭疼去,子都曾經說過,勞心者治人麼。
此外按照規矩,欽差出行是不準攜帶家眷女人的,方應物只好熄滅了從汪芷那裡把孫小娘子偷偷挖過來的心思。
行人司那邊根據這次差遣的具體情況,派來了六名屬員。約定好時間,匯合了屬員之後,方欽差一行便從崇文門出城,向通州張家灣碼頭而已,那邊自然有驛站準備好船隻。
自穿越以來,方應物南北之間已經走了兩個來回,但這次南下是最舒心的一次。作為欽差享有馳驛待遇,一路上都有驛站負責出行、住宿、飲食事務,各處驛站當然不敢怠慢欽差,安排的妥妥帖帖。
一些地方官有喜好交遊的,或者是與方家扯得上關係的,也都出面款待。方應物少不得應酬幾下,主客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