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3第三次“圍剿”。

在加緊圍剿紅軍的同時,蔣介石自然也沒忘了要整治那些地方勢力,隨即釋出了統一國家軍隊番號的命令。

這個命令,就是取消各地方勢力部隊的各自番號,中央軍和各地方部隊統一由國民政府釋出番號,沒有番號的那就是匪,就必須解散。

其中宋哲元的東北邊防軍第三軍正式番號為國民**軍第二十九軍,晉綏軍四個軍番號依次為國民**軍第三十二軍至三十五軍,宋哲武部番號為國民**軍第三十八軍至五十軍。

蔣介石自然不會相信僅僅改了一個番號,這些地方雜牌就成為真正的中央軍了。不過,這只是他軍隊中央化的第一步。

這樣做,雖然蔣介石暫時還拿這些地方勢力的軍隊沒有辦法,難以改變這些地方勢力把各自軍隊當做個人私產的行為。可是,這會為他後續整治這些雜牌提供更好的藉口和更充足的理由。

再有一個好處就是,軍隊都以中央頒佈的統一序列番號命名,也可以讓這些部隊的將領們,尤其是中下級軍官和士兵們知道,他蔣中正才是所有中**隊的最高長官,他們所效忠的那些“軍閥”們,都是他蔣中正的部下,可以增加地方軍隊對中央的認同感。

蔣介石這一手,還是很有作用的,一個很明顯的好處就是,在華北原本受張學良整編的宋哲元部和晉綏軍、孫殿英部,現在都有了中央政府下達的正式番號,雖然他們名義上還受張學良節制,可實際上他們和東北軍一樣,都成為了中央軍的一部分,宋哲元、孫殿英和晉綏軍將領們,對張學良的認同感消失殆盡。

張學良想要逐漸徹底控制這些部隊,並把他們逐漸納入東北軍體系的願望也落空了。失望之下,張學良的軍餉也開始時有時沒有,這些被整編的部隊只好就地籌餉。

要就地籌餉,晉綏軍還好辦,這山西原本就是他們的地盤,餉源自然都在他們控制之下。可宋哲元和孫殿英就慘了,開始的時候還由徐永昌接濟他們一些,可是閻錫山為發動中原大戰,已經把許多稅賦提前收去了,這時再要加稅,徐永昌等人都不忍心,只好節省著一些,先把今年躲過去再說了。而且,晉綏軍的將領們也抱著要把宋哲元擠出山西的目的,一直反對再給宋哲元和孫殿英接濟。

可這樣一來,自然也就沒有餘錢在資助友軍了。

孫殿英倒好說,你們不給,我自己去找餉源,拉著部隊就上山了,佔據了晉東南和太行山南麓,自己設卡收稅,就是晉綏軍物資要過卡,那也得多少留下些買路錢。

可宋哲元的西北軍就不行了,西北軍一向軍紀很嚴,除了幾個膽大的向韓復榘和石友三等人,其它的將領們都不敢越雷池一步,雖然現在馮玉祥已經不在部隊了,可是這以養成了習慣。

幾萬部隊總不能沒飯吃啊?蕭振贏有主動請纓,跑到南京去找蔣介石。

見到蔣介石後,蕭振贏力陳二十九軍能在山西立足的好處,指出在山西的各方勢力越多越好,這樣就可以互相牽制,二十九軍在山西,不僅是晉綏軍,就是張學良和宋哲武也都要有所顧忌。

對於蕭振贏的話,蔣介石深以為然,既然二十九軍來找他,那說明他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這個時候更能收攏人心。

於是蔣介石很大方地答應每月給二十九軍30萬大洋的補貼。

30萬大洋雖然還不夠二十九軍發軍餉的,可是吃飽飯還是足夠的,這讓二十九軍上下歡欣不已。

不過,自從蔣介石給二十九軍30萬的補助後,張學良就徹底斷了二十九軍的軍餉,二十九軍上下也從此徹底對張學良不再抱任何希望。

除了中央軍和紅軍在南方打得昏天地暗,在北方也是暗流湧動,兇險無比。

張學良去年率十萬東北軍入關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