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團要獨立在敵後堅持,沒有重武器很難對蘇軍造成威脅,李瑞芳特意把分配給山地師的火箭筒撥給了他們30具。現在,這個團三個營每個營有10具,各成立了一個反坦克排。一營的這個排,現在都配屬在一連陣地上。

一連的陣地在整個伏擊陣地的最南端,這次能否全殲蘇軍,關鍵就看他們能否堵住蘇軍。

一連的陣地距離河灘僅有100多米,是伏擊圈內距離河邊最近的陣地。

一連連指揮所設在一個只有幾米高的大土丘後面。到了一連陣地,史澤波首先抓緊時間對反坦克排的陣地進行了調整。

因為蘇軍押運隊伍調整了部署,加強了前鋒的力量,史澤波也要適時做出變化,做到敵變我變。

反坦克排的十具火箭筒,原本都部署在了陣地上,如果是打擊四輛坦克,即使是在火箭筒有效射程的邊緣,兩具火箭筒暴打一輛,十具火箭筒也足以讓四輛坦克首輪即報銷。

可是,現在多出來兩輛。而且不僅是打真正的坦克,並且還是移動目標,對於這些拿到火箭筒還沒幾天的火箭筒手來說,這還是第一次,把握可就不是那麼大了。

調整後的部署是,反坦克排把陣地前移40米,警衛排隨行掩護。十具火箭筒分成六組間隔二十米橫向排開。頭四組是兩具火箭筒為一組,目的就是要保證戰鬥一打響,就在最短時間內殲滅蘇軍坦克。否則,一旦讓蘇軍坦克衝起來,一百多米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坦克幾秒鐘就能衝到陣地上。

如果讓蘇軍的坦克衝上陣地,部隊的傷亡會很大。甚至因為戰士們都是第一次在戰場上面對這種鋼鐵怪物,容易產生恐懼心理,萬一蘇軍步兵及時跟隨上來,一連的陣地還有失守的可能,蘇軍的車隊冒死衝出去,那這次伏擊就徹底地失敗了。史澤波不能冒這個險。

為了激勵火箭筒手,同時也為了不讓他們過於緊張,史澤波告訴反坦克排,每擊毀一輛蘇軍坦克,他就用自己的薪餉獎勵給他們100元。

一個膽大的年輕戰士笑嘻嘻地說:“營長,這可是六輛坦克,那就是六百元,你一個月的薪餉全拿出來也不夠。”

排長一瞪眼,訓斥道:“就你小子話多。”

史澤波要的就是這種氣氛,笑著說:“傻小子,我這個營長的一個月薪餉肯定是不夠給。可是,如果你們真把這六輛坦克給我幹掉了,我們消滅了老毛子的運輸隊,我史澤波就立了大功了,戰後論功行賞,獎金那是跑不了的,這不就夠了。而且,你們打好了,說不定我還能就

此升官了,當上團長也說不定,那樣一個月的薪餉也足夠給你們了。”

史澤波的話,讓戰士們很興奮,都露出了輕鬆的笑容,緊張心情也消失了大半。

反坦克排和警衛排進入陣地後,史澤波又命令一連長檢查部隊掩蔽情況,並再次強調宋哲武頒佈的“三殺令”。

剛剛部署完畢,一個排的偽蒙軍騎兵,就順著河灘一路跑來。

偽蒙騎兵們有的手中揮舞著雪亮的馬刀,有的單手握著橫擔在馬背上的莫辛納甘騎槍,一路上時而催馬奔跑,時而停下來四處檢視。

在他們後面三四里,則是蘇軍那浩浩蕩蕩由120輛卡車和12輛坦克組成的運輸押運車隊。

偽蒙軍騎兵很警惕,一路上,他們在馬上不住地東張西望,有時甚至打馬衝上河灘,到他們認為可疑的長滿長草的草原上,用手中的馬刀撥弄著草叢檢視情況。如果沒有發現什麼,就再打馬跑上一陣。

三個營中,除了負責截尾的三營的機炮連和營警衛、偵查等直屬部隊被部署在河對岸,其他部隊的伏擊陣地都在這邊一字排開,整個伏擊陣地有四公里多一點。這是按照蘇軍車隊中卡車的數量計算好的,這麼長的距離,正好可以不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