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商業合約,該簽署的合約都是要簽署的。但是成品油脂,趙權要了第一道榨油的成品油脂,大概相當於1000萬噸大豆榨出來的油脂數量。

簽署完畢合約之後,趙權就快速離開了,不過秦牧白暫時還呆在了明珠,因為好像這事還有後續。

不過,在跟趙權簽署完畢合約之後,第二天,相關的訊息就直接出現了,華糧集團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華糧集團正式購入1000萬噸大豆,並且在未來10個月內陸續購入總計一億噸大豆。

這個新聞釋出會直接掀起了一片譁然,因為不用說都知道,這部分大豆絕對不是來自於美國。但是如果不是美國,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提供如此數量巨大的大豆?巴西阿根廷?

秦牧白看著這個新聞有些若有所思,顯然這新聞裡面包含了很多國家之間的博弈,比如說,已經肯定展開談判的中美貿易談判。

對美國來說,他們的大豆出口訂單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中國不進口,那麼他們根本沒辦法找到下家。

尤其是,這部分大豆就好像是憑空出現的一樣。

美國商務部下面的相關情報部門,和國家的情報部門不同的是,商務部的情報部門主要是針對商業情報,各個國家的商業方面的情報。

比如說最近的貿易事件,華糧集團的新聞釋出會這邊自然是知道了,實際上他們已經開始調查了很久了,但是結果卻讓他們很意外,相當意外,可以說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第584章 這不是耍流氓嗎

第584章這不是耍流氓嗎

一般來說,像是糧食這種東西,全世界的土地就那麼多,糧食這東西的數量是恆定的,就算是每年有起伏,數量也肯定差距不會很大。

中國進口的大豆主要來自於美國,當然也並不是說無可替代,但是就算是替代了,美國之前之所以不著急,是因為市場都是固定的,大家都需要,因為全世界工業化需要的油脂就是這麼多。

雖然說你可以不從我這裡進口,但是你不從我這裡進口,你就要從其他地方進口,比如說,如果全世界的大豆每年交易量是3億噸左右,中國就差不多進口三分之一。而美國每年的出口量也就是比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多一些,現在咱們假如這個數量是相當的。

那麼,你中國不從美國進口了,你只能選擇巴西或者是阿根廷,又或者是其他的農業國家,比如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

你可以選擇其他國家進口,但是你選擇從這些國家進口,這些國家的大豆出口總量是不可能變化的,畢竟土地的數量在那裡,每年能種出來的大豆數量也就是那個數量。所以,每年全世界大豆交易量是恆定的,你從這其他國家進口了。

那麼其他國家出口給其他地方的部分自然就被佔用了,而美國同樣可以選擇佔領這部分市場。說白了,無非就是一個買方賣方更換的問題,美國不在乎。

但是!特麼的經過調查之後,美國商務部的情報部門發現,這特麼情況不對啊,中國確實是買到了大豆沒錯,但是其他的主要出口國家居然沒減少出口到另外國家的份額?也就是說,這些大豆這特麼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憑空多出來的?

這樂子可就大了啊!要知道,人家其他國家的大豆出口,這些都是有合約的,不可能平白無故更換合約,這也就意味著,人家那些其他國家的交易方也不可能選擇美國大豆,那美國大豆賣給誰?

沒人買了啊!因為市場就這麼大!結果中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到了大豆,但是這個總共能容納3億噸的市場,每年全世界的大豆生產量也就是3億噸,現在突然冒出來了4億噸,美國這部分就直接被擠得剩下了。

這特麼還了得?

光是增加關稅,導致美國農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