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 覿(dí):相見。

君子不以紺緅飾'1'。紅紫不以為褻服'2'。當暑,袗絺綌'3',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4',素衣麑裘'5',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6'。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

'1' 紺緅(gàn,zōu):紅黑色。 '2' 褻(xiè):便服或內衣。 '3' 袗(zhěn):單衣。絺(chī):細麻布。綌(xì):粗麻布。 '4' 緇(zī):黑色。 '5' 麑(ní):幼鹿。 '6' 袂(mèi):衣袖。

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注】

'1' 齊:同“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1'。食饐而餲'2',魚餒而肉敗'3',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

'1' 膾(kuài):細切的肉。 '2' 饐(yì):食物腐敗發臭。餲(ài):食物久了變味。 '3' 餒(něi):魚腐爛變質。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0

食不語,寢不言。

1

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

【注】

'1' 羹(gēng):糊狀的食物。

2

席不正,不坐。

3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1',朝服而立於阼階'2'。

【注】

'1' 儺(nuó):古代臘月舉行的迎神賽會。 '2' 阼(zuò):堂前東面的臺階。

4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5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6

廄焚'1'。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注】

'1' 廄(jiù):牲口棚。

7

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8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注】

'1' 紳(shēn):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子。

9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1'。

【注】

'1' 俟(sì):等待。

0

入太廟,每事問。

1

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2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3

寢不屍,居不容。

4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1',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注】

'1' 饌(zhuàn):飲食。

5

升車,必正立,執綏'1'。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注】

'1' 綏(suí):登車時手挽的繩索。

6

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