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來守,如今倭亂確實麻煩了一些,但還有很多大前線扛在前面,沒人相信有一天倭寇能打到南京城下。
進了這樣一座城,楊長帆卻沒有閒暇的心,不去秦淮河賞月,不去夫子廟拜孔,而是直奔總督府赴命。
楊宜先前為表忠心無二,本已搬去杭州,他無主張沒作為的作風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快便被趙文華打發回南京,他自然高高興興感恩戴德,杭州雖好,只是太危險了,還是我大南京更穩當一些。
楊長帆先前曾經一路打探,楊宜口碑其實不錯,進士出身,從官多年,修堤治水,查案平反,審察品譯皆是功績,無論蘇松百姓還是學士都對其有口皆碑,怎奈總督們走得太快,已無人選,只好強拉這位德高望重的能臣上馬。
這個人一定很懂道理,很講道理,但統軍,從來是沒道理可言的,兵痞們也不會聽你廢話,話說回來,他也不知道該怎樣與兵痞們對話。
因此楊長帆根本就沒機會見到楊宜,聽聞來意後總督閉門不出,直接將他打發給南京兵部尚書。楊宜的意思很明白,這些事我不管,我也不敢管,趙爸爸說什麼就是什麼,胡叔叔想咋整咋整。
楊長帆只好一路前往曾經的皇城,赴兵部謁見尚書張時徹。
可惜,這位他也無緣見到,不過兵部總不能把他再推給別人,最終出了位和善的侍郎前來安頓楊長帆,地方你來選,吃住我全包,只要別進南京城咱們什麼都好說。
確實,南京城好好的,可不能讓狼兵進來。
楊長帆頗為失望,客套幾句後告知狼兵駐紮地點,求到一些補給後就此別過。但他並沒有離開兵部,他還有最後一個要見的人。
唐順之,按品級來說,區區六品該安置在兵部偏僻的地方,然而他的簽押房卻僅次於尚書張時徹的那間,風水好面積大,實在是違背了官場辦公的安排原則。
楊長帆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人面板很好。
按理說徐文長的老師,怎麼也該長他十歲,好歹要快50的年紀,此人臉上的鬍鬚也確實配得上這個年紀,只是面板相當光滑,面色靜的出奇,像是一顆植物一樣長在這裡。
瑜伽老僧一樣的氣場。
楊長帆坐在他桌前,看著他認真讀信,自己的心境好像也平和了許多,不再為前面那些推脫之辭心煩。他實在無法相信,眼前這位竟然只是區區六品兵部主事,該是不比楊宜混的差才對。
不多時,唐順之放下了信,輕聲說道:“文長的病,看來好些了。”
楊長帆不禁笑道:“我以為見我要伏兵於南京,唐主事該覺得文長病得更厲害才對。”
“不然。文長不是循規蹈矩穩紮穩打的人,善僻蹊徑,出奇制勝,我不及也。”
“唐主事太過謙虛,文長也說過他不及您。”
“他那才是謙虛。”唐順之微笑搖頭,“我不過是傳他心學,並非才學,他卻奉我為師,我受之有愧。”
唐順之又看了看楊長帆,除了個子特別高好像也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尤其是年紀太輕了,徐文長能跟上這位,他也琢磨不出道理,就此試探道:“我曾向汝貞舉薦過文長,汝貞難道沒有親自去見麼?”
楊長帆聞言一個寒顫,貴圈真亂啊。
怪不得胡宗憲這麼拼,敢情也是從高階獵頭那裡得到的情報。(未完待續。)
161 傳承
楊長帆也不好說什麼,只撓頭道:“我與文長結識更早一些。”
“嗯……文長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唐順之也談不上失望,“楊參議莫怪,我並未認為你不如汝貞,只是在我此前的認知內,文長輔汝貞才是東南上上之選。”
這位雖然心平氣和,但口氣實在是大,六品主事直呼巡撫字號,這倚仗真不知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