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聽這傢伙說了一刻鐘;層出不窮的各種數字聽得頭昏腦漲;杜士儀方才彷彿有些受不了地擺了擺手道:“好了;停下;你先停一停。”
見這個話癆的傢伙有些不情願地住嘴;他便若有所思地問道:“聽你剛剛說的這些話中;所徵引的各種數字倒是翔實得很;可我記得你是明經科;不是明算科出身吧?”
這麼一句話彷彿戳到了方漸的痛處;他一時勃然色變;本能地張口頂道:“沒有數字;那就都是虛的。一縣一州人口從幾何漲到幾何;每年的賦稅能夠收到多少;派役幾何;田地幾何;每年有幾次水災旱災;年成如何……這一樣一樣;全都是真正衡量一州一縣富庶與否的標準……”
方漸突然猛地閉上了嘴;這才想起這不是從前在縣署和大都督府中和主官據理力爭;現如今面前的這個人不再僅僅是主宰自己的考評;而是還能夠主宰自己的官職。他調整了一下臉色;很想擺出一副恭敬的面孔;可最終還是失敗了;一時不由自主地沮喪了起來。
進了這銓房;他竟然還忍不住;還拿出往日的做派來;明明還告誡自己說要一口氣把政績等等都好好自述一遍;給人一個鮮明印象的;這下子全都完了
杜士儀這些年還是第一次見有人能夠把各種冗長的數字信手拈來;因此一時好奇問了一句;誰知道卻引起了對方激烈的反應。而在反駁了幾句之後;這方漸就垂頭喪氣了起來;而且臉色變幻的快速程度;簡直是讓他欣賞了一出變臉。直到看夠了;他方才輕輕咳嗽了一聲。
“你說得確實沒錯;相比那些華麗的文字;這些數字方才是真正評判州縣的標準。”見方漸立刻抬起了頭;露出了又驚又喜的表情;他頓了一頓後便繼續慢悠悠地說道;“不過;以你的本事;在那些看不到你優點的州縣長官手下;恐怕難以發揮其才。”
“不過”兩個字後頭的話;方漸聽得臉色刷的又變了。吏部主司的惡劣性子;他從前聽說過無數傳言;比如你所求東;他非給你派到西;這已經就很離譜了;而且你不喜歡什麼;他非得給你派個什麼官職;這種情形也屢見不鮮。別看三次注擬都可以退官;但一旦落到最後一次注擬;剩下來的往往都是那些天南海北旁人不願意要的員闕;那時候根本就連選擇都沒有了。
見面前這個年紀和自己相仿的年輕人;一下子變得如同小鹿似的警惕多疑;杜士儀不禁為之莞爾;繼而便正色道:“戶部正好缺一個度支主事;想來裴戶部一定會欣喜於有一個精通數字的好幫手。”
戶部度支主事?
方漸一下子愣住了。等到確認杜士儀並不是在和自己開玩笑;他只覺得腦際轟然巨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氣。等到他醒悟過來之後;慌忙要打躬行禮;可這一下子用力過猛險些跌倒在地。等到狼狽不堪的他總算是穩住了身形的時候;就發現剛剛侍立在杜士儀身邊的那個令史不知道什麼時候上來扶住了他。
“杜中書……”
杜士儀微微頷首;笑著說道:“你明經及第卻精通演算法數字;殊為難得;但也需有伯樂慧眼識珠才行。到了戶部之後;想來你會如魚得水的”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不放手
比起後世只以進士一科論英雄;在大唐建國最初這百年來;科舉原本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進士明經之外;尚有遴選法吏的明法科;遴選精擅演算法數字的明算科;還有史科、秀才科、三傳科、術數科……看似五花八門;可這麼多年下來;進士明經成為了大多數士人出身的最佳途徑;其餘科目早已為之式微了。就連當年屢屢造就眾多出名法吏的明法科;現如今也是應者寥寥;而且就算得了出身;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夠真正成為法吏。
所以;第一輪的三天注擬之中;杜士儀第一次接觸到了宇文融列出名單上的那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