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手指叩擊了一下扶吩咐兒子盧聰去親自烹茶待這才和顏悅sè地說道:“茶之一有傳說乃是神農氏當年嘗百草時用來解毒之然則從魏晉南北朝漸有茗粥開始終未能真正風說到還是天下不曾大一而魏晉名士風雅歸風卻更愛五石散的緣故。至於百連飽腹尚不可又怎會去種植茶葉?自貞觀之蜀地一直太平安所以種茶的人漸聖人即位之後天下太茶園更是平添五倍十倍不止。”
說到這盧奇便若有所思地問道:“去年曾有人與我看一部茶道是杜侍御你所作?未知是託名偽還是真出自你之手?”
裴寧也看過杜士儀那一本薄薄的茶其中對於烹茶所用之柴炭、泉水、用具、製茶……林林總總都有各式各樣的講在兩京亦是為人傳抄議論。儘管長安洛陽也頗有不少文人雅士嗜好茶但這樣系統xing地闡述這麼一件杜士儀還是第一因此固然有人揚言往裡頭加上什麼什麼調味方才最但自有一批人在後頭附就連坊間的茶館也一下子多了不少。此刻聽到盧奇也問了這他不禁斜睨了杜士儀一眼。
“確實出自我之手。”杜士儀點了點見那邊烹茶的盧聰竟也在忙碌之餘訝異地往自己瞥了一他就笑“其實這也是為了推廣飲茶之風。須知比起酒茶湯甘利於養遠好過其他各種飲品。有了這本茶沒喝過茶的興許會動念去嘗一而喝過興許有支援我興許也有不以為然不以為然的既然要鑽研出更好的理論來反駁自然就要消耗更多的茶葉。消耗量需求量自然更百姓也就會種植更多的茶如此迴圈往卻是合則兩利的雙贏了。”
對於雙贏這麼一個新鮮的詞盧奇不禁喃喃自語了片這才啞然失笑道:“未曾想鴻弟那樣方正的竟然會教出杜侍御這樣靈活變通不拘一格的人。不我卻想請觀你在成都施政種應該是體恤民並非一味逐利的人。如今飲茶之風不過剛剛興你緣何便要上書徵收茶引?即便只是針對茶商茶可你應該知轉眼間就會被他們轉嫁在茶農身上”
說到這不等杜士儀辯剛剛還有些虛弱歪著的他一下子把脊背挺得筆竟是露出了少有的威嚴:“你不要用什麼官府指導價來糊弄我。要知百姓大多發怵和官府打交縱使茶商壓他們也未必敢相抑或是到官府來賣。至於商一貫錢的蠅頭小利就能夠讓他們削尖了腦更何況你一口氣就從他們手中剋扣了一分甚至兩分的利潤?”
見盧奇此刻目光炯不再像是一個病得連理事都不能的老而彷彿恢復了當初年少氣盛甚至趕在武后面前侃侃而談的少年進杜士儀不禁暗贊盧門多英傑。然他卻也怡然不欠了欠身後卻沒有直接回而是反問道:“敢問都同是種一畝茶田利一畝稻田利大?”
“自然是茶田利大。”盧奇想都不想就回答了一但繼而就緊緊皺起了眉“然則茶樹多種在山而粟米稻穀則是種在平兩者並無衝突。”
“可若是同樣一年辛苦耕倘若種稻田的所卻不過種茶所得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農人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是否能夠心甘?而一再見茶農據有大是否會有人因為種茶所得豐而棄了自家田改種茶葉?”
見盧奇一下子不說話杜士儀方才拱了拱誠懇地說“當種茶並不是那麼簡單如我此前主持過公道的一些客在蜀中種茶已經有十幾這才能夠小有成就。茶湯雖是有益於身但若無粟天底下的人難道都去喝西北風?既然如除卻種植的難度之也需要透過其他辦法稍稍調節尋常農戶和茶農的收入至少使兩者不那麼懸殊。盧都督應該知所謂茶引其實說到不過是官賣茶引。”
聽到這盧奇方才只覺撥開雲霧見青心頭豁然開朗。然暗贊杜士儀想得周全的同他還是不忘又提醒了對方几等到兒子盧聰捧了茶盤上來一一奉他又笑道:“你這位著述了茶經的茶中君也嚐嚐我最愛的這chun茶芽尖。”
杜士儀剛剛沒功夫留意盧聰是如何烹茶但裴寧卻一直冷眼旁觀。他對於茶道沒什麼研但受杜士儀影也更偏好什麼東西都不新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