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某一個。地區過於糾纏。”周老爺子坐在藤椅上,緩緩地說道。

老父親這是在指出自己的不足,周長平的臉不由地有些燙。周老爺子不但是從槍林彈雨豐走過來的,更重要的是從建國初期就已經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路走到現在,特別是在粉碎四人幫和協助總設計卑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碩果僅存的幾個老一輩革命家中,周老爺子無疑是份量最重的。就連一號長每逢重大決策時,也要徵求周老爺子的意見,並且在多種場合講過,以周老爺子為代表的老一輩領導,是黨和國家的重要的寶貴的財富。

周長平能走到今天的位子,除了個人的能力之外,和老父親的教導和影響也是分不開的。不過,周長平還是有些擔心地說道:“我聽下面的人說。陳寧在臨州的工作開展得還是可以的。這次的人事變動,可能會給陳寧帶來麻煩,柚在臨州可是跟郭明的人鬧得很僵啊。”

說到陳寧。周老爺子倒是睜開了眼睛,臉上不由地露出了一絲笑意:“陳寧這孩子確實不錯。”說著,看了兒子一眼,道:“你也不用過分擔心。環境複雜,讓他歷練歷練沒什麼壞處。歷練幾年,再把他調到京裡來。”

作為都燕京不論是中央機關還是國家部委,水都很深。周長平貴為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這兩年也感到壓力比擔任省委書記的時候。大了很多。如果沒有幾分斤兩。調回燕京也不過是碌碌之輩,很難能脫穎而出。

政治鬥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從歷次事件中幾經起復的周老爺子更能看清這一點,周長平也感到自己的確有些過於緊張了,不好意思地朝老父親笑了笑。

“陳寧這孩子畢竟還年輕,你象他這麼大的時候。不過剛剛是個副廳吧?”周老爺子笑著說道。

“那時候。我網從地方上調到計委任司長。”周長平似乎帶有稍許的不服氣說道。心道,自己好象也沒有那麼不濟,象陳寧現在的聳數自己也是堂堂的正司級幹部了。

“看來是我記錯了,你那時也是正司級了。”周老爺子嘆了口氣,笑吟吟地看著兒子說道。周長平是周老爺子唯一的兒子,兒子能走到這一步,周老爺子是很欣慰的,象他們這種家庭,父子倆也難得象今天這樣聚在一起。

“不過。你那時的情況和現在不同,那時候國家正在大力倡導幹部年輕化,知識化。這才早就了你們這一批的幹部。”周老爺子在當時也是身處中樞之一,說起當時的情況,頗有幾分感慨。

周長平也是深有體會地點了點頭,當時他從正科走到正廳用了不到短短四隻的時間。?不過從正廳到正部卻整整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正是由於這十五年的歷練,才使得周長平積蓄了足夠的人脈和能量,從而走上如今副國級的位子。

週一,原定的臨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因為臨時接到通知推辭。在臨州市委的小禮堂中召開全市幹部大會。會上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楊萬年在會上宣佈了中組部和省委關於臨州市主要領導的調整決定:免去蔡昌華同志臨州市委委員、常委、書記的職務,任命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李曉華同志擔任臨州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雖然保留蔡昌華省委常委的職務,但是交接完工作,蔡昌華就要赴瓊省出任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了。作為共和國最小的一個省份,自古以來歷來是官員流放配的地方,一個省的經濟總量較臨州的一半都不如。坐在主席臺上的蔡昌華臉色有些慘白,陳寧甚至注意到蔡昌華在拿茶杯的時候。手微微的有些顫抖。陳寧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從新河調到明山,蔡昌華也算是陳寧的老領導了。除了網開始因為土地回收的政策生過一次衝突之外,蔡昌華對陳寧還算不錯,特別走到了臨州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儘管出於政治上的交換和妥協,不過。陳寧對蔡昌華這個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