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給你帶來什麼好的影響,也成為不了一個好的榜樣。我不配以你的母后自居,我當然知道這一點。”

“如果十年前您說出這話,我恐怕會感動到流淚。”艾格隆嘲弄地笑了起來,“而現在我只覺得這是在趨炎附勢,是皇位和權力,讓你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對我說這些的,你從沒有發自內心地認錯過!”

“發自內心……?”路易莎聽到這句話之後,像是要繃不住笑了一樣看著兒子,“別傻了,兒子……皇室之中,金玉滿堂,但你不應該指望裡面有顆溫暖的心。你責備我趨炎附勢,但若不是趨炎附勢,我又怎會嫁到法國然後成為你的母親呢?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你不能只有在你贏的時候才認可這套規則。”

頓了頓之後,她又躊躇地追問艾格隆,“出於現在這種情況,如果你需要我道謝或者道歉,無論多少句我都是可以說出來的。或者,你現在可以用盡你所能地對我指責,我都可以接受下來。”

她的態度很誠懇,而且艾格隆相信,如果他真的這麼要求的話,母親肯定會做。

但是,越是清楚這一點,他的心就越是冰涼。

因為這實際上因為這,他此生,註定不可能真正得到母親的愛——因為那種東西,本來就沒有過。

這不是繼父的錯,也不是安博汀或者威廉的錯,而是從一開始,那種東西,就不存在。

他當然知道,哪怕當上了皇帝,在這個世界上也不可能萬事都如意,他也有自知之明,不會愚蠢到認為所有人都會全心全意地圍在他身邊轉。

可是,任何人都有資格這麼說,唯獨她不行。

因為她是母親,這個詞在所有民族、所有文化當中都是如此崇高,而她卻完全配不上!

這才是艾格隆對母親怨恨如此持久的原因。

他恨的不僅僅是母親曾經的“疏離”,而是母親根本就沒把這種疏離當回事,她可以滿不在乎地這麼做,在有需要的時候,滿不在乎地為此道歉。

換言之,他從沒有走進過母親的心中——或者說,沒有任何人真正進去過。

他不管怎樣努力都不可能改變這一點的。

巨大的憤怒,湧上艾格隆的心頭,他幾乎又變回了那個美泉宮當中憤怒而又暴躁的少年人,他想要把她罵個狗血淋頭,不管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可是,就在憤怒即將沖垮理性的那一刻,他又回想起了那個迷人的貴婦人,那個在美泉宮當中溫柔體貼地安慰他照顧他的貴婦人。

是她,把那個少年人,從憤世嫉俗的泥沼當中拯救了出來——儘管為此搭上了她自己。

一想到她,艾格隆那股難以遏制的憤怒,也終於漸漸地消褪了下來。

他原本焦躁不安的心,也隨之慢慢地平息了下來。

是的,即使你註定沒有“母親”,但有人給了你曾經渴盼的一切,這難道不夠嗎?

已經夠了……此刻的她,正孕育著你的孩子,無怨無悔地等待著和你重逢的那一天……這一事實,讓艾格隆的憤怒隨之一掃而空,甚至還多了幾分自豪的成就感。

路易莎驚訝地注視到,面前的兒子,臉色變幻不定,前一刻還似乎要擇人而噬,下一刻卻又好像雲淡風輕。

“陛下,您怎麼了?您還好嗎?”她忍不住關切地問。

“我……我很好。”艾格隆輕聲回答,“我終於明白了,所謂的缺憾,確實只是過眼雲煙而已,這個世界還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去駐足了。”

“嗯?”看著兒子一臉已經跟“超脫”的模樣,路易莎更加疑惑了。

不過這對她來說,似乎也是一件好事。

“我只是想要告訴您,即使在我們的世界裡,也會有不一樣的人。”艾格隆帶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