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道,深而又深,遠而又遠,大而又大,變化多端,千姿百態,令人讚歎!
首先,開宗明義,老子講的是大道。我們中國的先哲,不是致力於創造一個人格神(例如上帝耶和華)或神格人(耶穌、聖母瑪麗亞、釋迦牟尼),不是膜拜一個物象的圖騰,而是思考萬物、人生、世界的根本(本質、本原、規律、道理、法則、格局、過程、道路、同一性)。
漢語與漢字的特點是重概括,重聯絡,重尋找同一性。既然人與人之間有共同的本質,人與天(世界)有共同的本質,如淮南子認定,天圓地方,所以頭圓足方;天有日月,所以人有二目……那麼,你應該想到,你應該相信,萬物永珍眾生眾滅,就總會有一個包羅萬物永珍眾生眾滅萬代萬世萬有的同一的本質、規律、道理、法則、過程、道路、同一性。這個本質就是道。為了與一般的各種具體的道相區分,我們有時稱之為大道。
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卻又是規定一切主導一切決定一切的。它是本源也是歸宿,它是物質也是精神,它是變化多端又是恆久如一的。它具有超越經驗乃至超越一般哲學思維的、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卻又極合情理的哲思——神學品格。這樣的概括令人歎服感動,雖然不無混沌模糊之處。
這樣的道,是模糊推理的產物,是抽象思辨的產物,更是想象力的產物,也有信仰的果實的成分。它是中國式的概念崇拜、概念精神、概念神祇。它是神性的哲學,是哲性的神學,是神奇的概念,是概念之神。 。。
第一章 眾妙之門(2)
中國人有一種聰明,他不致力於創造或者尋找人格神或神格人,因為這樣的人—神,具有二律悖反的麻煩。《達·芬奇密碼》中提出了耶穌的妻子抹大拉的問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提出了聖徒是否大便的問題。中國神學不把精力放在這樣未免可笑的煩瑣問題上,而是對於人—神采取存而不論、敬神如神在的態度。老子等致力的是尋找世界的本質、起源與歸宿。這些無法用科學實驗的方法統計學的方法見習實習解剖切片的方法獲得的本質屬性,是透過天才的思辨得到的。尤其是老子,他斷定說,這個本質與起源歸宿就是大道。
更正確地說,道就是本質與起源、歸宿。你只要有本質的觀念、起源與歸宿的觀念,你就已經有了道的觀念。你怎樣稱呼它,稱之為道或德或羅各斯(理念、理性或基督教所認定的與神同一的道)都沒有關係。
而尋找本質、起源與歸宿的衝動是非常平常與自然的。一個人想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的、到哪裡去,一塊石頭、一粒種子、一顆天上的星星或者隕落的流星,都會引起人們追問本質、起源與歸宿的興趣。最後呢?就出現了終極關懷或者終極追尋了。
而按照老子的思路,只要有終極追尋就有道。如果你是拜火教,火就是你心目中的道;如果你是生殖器崇拜,生殖器就是你的道。
大道的魅力不在於傳播它的人即老子的神靈奇蹟,而在於它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無所不載的性質。它導致的不是對於人格神或神格人(聖徒、上帝的兒子或者佛陀等)或神格物(如上面所說的火、生殖器等)的崇拜,而是對於神性概念大道的崇拜與探求。這樣,道這一概念的神性,就與完全的宗教區別開來了。而它的至上性、終極性、主導性、本源性與歸結性,又在無限的遠方趨向於宗教。它與宗教是兩條通向無限的平行線,而根據微積分的原理,兩條平行線趨向於相交在無限遠處。
在老子提出道的問題的同時,又用同樣的句式、同樣的說法提出了名的問題,一個是道可道,非常道;一個是名可名,非常名,這不是偶然的。因為老子的尋道是遵循著名的系統、概念的系統、命名的系統與方式來最後體悟到、找到了大道的。他沒有在異人或者聖人中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