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給這對臥龍鳳雛洗腦之際,前方傳來了吆喝聲。

高璋這才注意到,一行人已經抵達了那距離蘇州織造廠約十餘里的蘇州鋼鐵廠。

松江是太湖洩水入海的主要水道,其水面遼闊,水流流速遠在那婁江、東江之上。

所以,高璋把需要水力的輕工業與重工業都沿著松江江岸建設。

現在他們所來到的,正是那蘇州鋼鐵廠中的其中一個廠區,這裡單獨間隔了出來。

而此刻,一輛輛的牛車,正拉著那沉重的鐵板,送進這個廠區。

雖然高璋等人尚未進入,卻已經聽到了那機械的轟鳴之聲。

正是水力鍛壓機正在不眠不休地動作著。

那些鐵板在被送到了機械下之後,在那鍛壓機的反覆重壓之下,開始變薄,但在變薄的同時,它也變強了。

雖然比不得那西夏那幫戰爭瘋子那種非要敲打上成百上千錘的鋼鐵強度。

但是也已經相比起過去的那種鐵甲甲片的防禦力提到了極大的提升。

重點是這玩意依靠的是鍛壓機,打孔機,一大鐵片,被碾壓變薄之後。

經過切割,裁剪打孔,就變成了一塊塊的大宋制式鐵甲的甲片。

高璋滿意地看著這一切,身後邊的劉錡兩眼放光的看著這一切。

你要說高璋這是在私造甲具?呵呵,抱歉,當然不是。

高璋在這裡明目張膽的打造大宋制式鎧甲,絕對是合情合理合法合規的。

列位看客莫要忘記了,大宋軍備廢弛的原因有許多,但是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全國許多州都有自己的軍器院。

特別是像蘇州這樣的江南重鎮,就更不可能沒有這種利於官吏們上下其手撈上一筆的軍器所。

之前那朱氏謀逆之時,這蘇州軍器所就為了朱氏打造兵器甲具,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璋拿到了手中之後,就第一時間下令改造。

現如今,上馬了大批的水力機械之後,讓蘇州軍器所的武器以及甲具的質量,直接就躍上了一個大臺階。

只不過,現如今生產出來的這些甲具,高璋當然是有用,有大用。

例如他那方臘也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愛將,他麾下的兵馬甲具也該換換。

如果可能,順便讓劉錡麾下兵馬也享受一下新甲具。

至於換下來的鐵甲,高璋會讓它們“報廢”處理,至於怎麼處理。

高璋手底下的海商船隊上的護衛們,正眼巴巴地瞅著呢。

說不定日後,那些鐵甲,還有軍械,會有一個更值得去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