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的來氣了,他盯著李建軍說:“李局長,那你說要等到什麼時候?”
第489章 一名老公安的痛苦抉擇
此時林亦雄的心態非常矛盾,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儘快向省委彙報,如果減輕甚至迴避他個人的責任。
在林亦雄的逼問之下,李建軍猶豫著提出了他的疑問:“宋飛龍和嶽子衡選擇在同一時間畏罪自殺,這是不是有點太巧了?
“你,什麼意思?”林亦雄忽然警覺地盯住他:“建軍,你是不是還掌握了其他的情況?”
“沒,沒。”李建軍急忙搖頭。
“建軍同志,如果你們公安部門還掌握了什麼其他的情況,也應該向各位常委報告一下吧。難道你還擔心我們會洩密了不成?”譚政榮的語氣也變得不太客氣了。
李建軍再次垂下了頭,一絲內疚漫過心頭。他心裡確是有疑惑的,宋飛龍和嶽子衡死得太過巧合,而其他案件就此真相大白也太過離奇,但是他沒有證據,所有的疑惑都來自於一名老公安幹警的直覺。
直覺是不能作為事實拿出來說服人的,特別是在正式的常委會上。
李建軍猶豫片刻,一狠心,抬頭道:“林書記,我個人意見,這事由政法委牽頭,紀委、檢察院和公安局聯合展開調查,整合臨江市公檢法的力量,來一次徹底清查。”
“徹查什麼?要查多久?為了兩個已經自殺的人,動用全市的政法力量,那維護穩定、維持治安、廉政建設方面的工作還做不做?”林亦雄終於忍不住了,他大聲地表達出對李建軍的不滿。
果真如李建軍所說,那臨江政壇豈不是要發生一次大地震,將會牽扯出多少的官員和勢力,他這個市委書記還能當得下去嗎?
李建軍想的是案子和真相,林亦雄考慮的是位子和帽子。
最後,常委會還是作出決定,由林亦雄和譚政榮代表臨江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彙報宋飛龍和嶽子衡的自殺事件。
一夜之間,兩位涉嫌國企高管和官員的自殺事件,訊息一出,輿論譁然,議論紛紛。
從市委回到公安局,坐在辦公室裡,李建軍長嘆一聲,一想起宋飛龍和嶽子衡的離奇自殺,他的心就特別的沉重,整個人感覺都快喘不過氣來。
憑直覺,他斷定宋飛龍和嶽子衡的死另有隱情,決不會自殺那麼簡單。
宋飛龍的死,表面上看似乎為其他無頭案找到了答案,但是,一個長期浸淫官場的官員,他能輕而易舉地找到流竄作案的兇手嗎?從作案的手法上來看,無論是高瓊的被撞還是廖國凡的裸死,也不像是流竄作案的歹徒所為。
李建軍有種預感,幕後還有人幫他策劃和安排。
而嶽子衡的死,更令李建軍痛惜。路橋公司的2000萬還僅僅是一個小數,透過史天和的地下錢莊轉移出去的資金已經有數億之多了。
追查地下錢莊,追捕史天和,嶽子衡是一條有價值的線索,他這一死,線索就被斬斷了,公安幹警前期付出的心血與成果一起都付諸東流了,要重新獲取線索,又得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
憑著在公安戰線工作幾十年的經驗,李建軍認定,這兩起自殺案,是一樁精心策劃的謀殺案,其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掩蓋路橋公司2000萬元資金被轉移的真相,背後還有著更為險惡的用心。
策劃者是什麼人,李建軍無從知曉,但應該說,策劃者是高明的,高瓊的被撞和廖國凡的裸死,都是在為宋飛龍和嶽子衡的自殺作鋪墊。
這麼做的目的是,就是想把民眾和警方的視線都轉移到宋飛龍身上,而放過更為重要的嶽子衡。
這樣有組織有規模的謀殺案,李建軍還是第一次遇到。
沒有不可告人的重大陰謀,沒有必要這麼做;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