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剛才是真起了殺心的,如果不是楊素站出來求情,緊接著就會叫殿上武士殺人了,聽楊素這樣一說,怒氣稍緩,平復了一下情緒後,說道:“就依楊尚書,先將丘和除官為民吧。”

丘和一聽,如逢大赦,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謝皇上不殺之恩,謝皇上不殺之恩!”

楊素轉向了丘和,沉聲問道:“丘和,你別急著謝,本官還有話問你!”

丘和抬起了頭,腦門上那個剛砸出來的大包給他這一通磕頭,已經撞破了,血糊淋啦地,看著挺嚇人,他抹了抹頭上的血水與汗水,說道:“楊尚書請說!”

楊素上前一步,雙目如電,刺得丘和心中一陣發虛:“蒲津渡的大橋現在在誰手上?”

這蒲津渡的大橋乃是一座舟橋,連線黃河的東西兩岸,東邊就是在蒲州,從西邊的夏陽渡口上岸後,則很快就會進入潼關古道。

蒲津大橋向來是從河東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自從秦漢以來,以浮舟和竹繩連線。成為了一座連線秦晉的浮橋,一直被稱為關中鎖鑰。

丘和聽到楊素這樣一問,先是微微一怔。然後馬上回複道:“罪臣單身出城,來不及毀掉那蒲津大橋,只是經過潼關時跟關內守兵說過蒲州失守,要他們一定要緊閉關門,嚴防死守!”

楊素點了點頭:“你確定是漢王的兵馬攻擊的蒲州?”

丘和很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千真萬確,領頭的幾個人罪臣認識。都是漢王府的親兵隊長,而且後來在城裡叛亂的那些人,有不少也是蒲州人。這幾年被漢王以重金招納過去,引為門客,這些人都以勇名聞於鄉里,很好認。”

楊素暗暗地嘆了口氣。對著丘和道:“你可以下去了。”

丘和又是對著楊廣和楊素一番千恩萬謝。才被幾名內侍攙扶著走下了大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楊素身上,只見他略一沉吟,馬上對著楊廣奏道:“皇上,現在事情已經非常清楚了,楊諒的起兵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他很明顯是如老臣剛才分析的那樣,以王府的門客為先驅,奇襲攻佔了蒲州。但他的兵力顯然不足。從丘和所說,只有數百人。加上城裡的內應,也不過千人左右。”

“顯然楊諒也沒時間徵發所有的部隊,靠這千餘人的先頭小隊想要進關中那是做夢,丘和的蒲州是兩天前丟的,現在的楊諒應該已經能湊出三四萬的部隊,到達蒲州了。”

楊廣急問道:“到了蒲州又會如何?他會揮軍攻擊潼關嗎?”

楊素搖了搖頭:“蒲州大橋是一座舟橋,就是三四萬人想要全過橋,也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更不用說潼關天險,楊諒又沒有攻城的器械,就算他想孤注一擲揮軍入關,也沒那個能力。”

“所以現在請皇上馬上下令,給老臣五千驍果精銳,老臣先去潼關那裡,如果楊諒敢過河,老臣必殺得他片甲不得回河東。要是他縮了回去,老臣就去收復蒲州,向全天下宣告朝廷平叛的決心。”

楊廣猛地一拍手,大聲叫道:“好!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有楊尚書在,朕哪用得著怕老五謀反!”

楊素微微一笑:“還請皇上把臣剛才奏報的幾件事抓緊安排,只要楊諒的屁股後面只要燒起火來,他就是想進關中也不可能了!”

今天的朝議完全就是楊素的獨角戲,商量完後,其他的官員們都開始退朝,王世充的心裡想著自己在蒲州的部署顯然發揮了作用,嘴角邊不經意地露出一絲冷笑,而接下來如何能想辦法脫身,到幷州去幫楊諒一把,則是自己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正當王世充思索之時,一個尖細的聲音卻傳到了他的耳朵裡:“王員外,請留步。”

王世充回頭一看,只見是一個內侍宮人正在叫自己,周圍的官員們也都紛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