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死的?”
虞世基嚇得一個機靈,他再笨也知道這涉及帝后兩口子的事情。作為外臣,在楊廣沒有下決心廢后的時候就說蕭皇后的壞話。那是要掉腦袋的,他連忙作揖道:“陛下,此乃陛下的家事,您出巡之後,後宮之事一應委任蕭皇后,難道她送回來的訊息,還會有假嗎?”
楊廣厲聲道:“虞世基,朕看你是國士,當年在陳朝的時候對著陳後主也敢直顏進諫,這才對你如此的信任,怎麼,連你也不敢跟朕說實話了?”
虞世基連忙跪倒在地,磕頭磕得“咚咚”作響,沒幾下就把腦門兒給磕紅了:“陛下,還望您以大局為重,宣華太妃已經逝去,再追查也於事無補,蕭皇后輔佐您多年,世間都傳誦陛下夫妻二人伉儷情深,可謂天作之和,陛下切莫自亂陣腳,做出讓世人恥笑的事情啊!”
楊廣站起身來,來回踱著步子,幾次把那絹帛抄在手裡細看,又幾次恨恨地擲在案上,如此折騰了小半柱香的功夫,才停下了腳步,仰天長嘆:“朕本以為蕭後是賢良淑德的完美女子,想不到也是個妒婦,還如此心狠手辣。虞愛卿,你起來吧,其實你心裡也很清楚,這事就是蕭皇后做的,對不對?”
虞世基總算站起了身,他不敢去抹自己那已經高高腫起的紅額,低頭站在一邊,一個字也不敢說。
楊廣嘆了口氣:“虞愛卿,朕一時氣急,難為你了,你莫要怪朕,是啊,這是朕的後宮之事,你一個外臣,不方便多說的。”
虞世基皺了皺眉頭,突然說道:“陛下的後宮之事臣不敢妄言,但是前朝之事,臣還是可以說兩句的,自從陛下登基以來,對蕭氏一門多有恩寵,從蕭琮升任尚書令,到蕭禹作為內史侍郎深得陛下寵信,更不用說蕭氏一門,五服之內的子弟放任外官者多達上百人,陛下,遠的兩漢亡就是亡在外戚專權,近的西晉也是亡於賈南風之手,臣雖不敢妄議蕭皇后,但蘭陵蕭氏本就是透過外戚奪取的南朝政權,現在又是這樣子侄滿朝野,竊以為絕非我大隋之福啊。”
楊廣點了點頭:“是啊,朕本以為蕭皇后跟朕同甘共苦多年,所以對他們蕭氏一族的子侄也多加封官賞爵,可是看起來蕭氏的野心卻會漸漸地起事,朕這些天也一直在想,為什麼蕭禹好端端地要為李敏搭線,來舉報宇文述,按說李敏他們家跟宇文述有仇,可蕭禹又何苦牽涉進來呢?這恐怕不僅僅是用一個忠字可以解釋的吧。”
虞世基連忙說道:“至尊聖明,無需臣再多言提醒。”
楊廣的眼中寒芒一閃:“回京之後,你幫朕暗察蕭氏一族的舉動,尤其是蕭禹和蕭琮這兩人,若是有什麼不軌的言行,即刻來報。”
虞世基的眼中閃過一抹得意之色,深深一揖:“臣遵旨!”
楊廣坐回到了御案裡,正要讓虞世基退下,突然看到虞世基站在那裡,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道:“虞愛卿還有何話說?”
虞世基的臉上掛起了一副諂媚的笑容,上前兩步,說道:“陛下,這回您回到東都之後,有沒有興趣再擺駕一次江都?”
楊廣先是一愣,轉而哈哈大笑起來:“虞愛卿,還是你懂朕的心思啊,朕做親王的時候,出鎮各地,走遍天下,可還是覺得在江都呆得是最滿意的。江南風光,還有那種生活品位,朕非常喜歡,就連雨水和天氣,也是那麼地合朕心意,跟關中和東都相比,好了太多!只是…………”
楊廣說到這裡,欲言又止。虞世基察顏觀色。連忙說道:“至尊可是擔心這運河的問題。還有江都的行宮沒有建好?”
楊廣笑著站起身,拍了拍虞世基的肩膀:“愛卿深得朕心啊,上次回了一趟江都,坐著那種中型龍船,一路之上也是磕磕絆絆的,當時蘇威跟朕說是河道新挖,還沒來得及完全修繕,需要時間和人力再去疏浚才行。而且江都那裡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