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最快更新,請收藏(。。)。
第201章 王永江
1912年的帝國中央內閣政府就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爭取將中國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國家要發展,沒有資本扶持是不行的。
想要得到國際資本,借債總是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辦法,但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積極發展對外出口業務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真正的第一選擇。
雖然德國對於中國和俄法簽署軍事互助協約很不滿,但是德國也缺乏在貿易上實施反制的手段,德國固然是中國大豆第一大的銷售國,同樣也是中國最大的進口國,相互依賴性很強。
德國沒有進一步的舉措是好事,可宋彪必須要考慮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一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對華貿易就徹底停止了,既無法從德國進口機械裝置和電器,也無法向德國出口大豆、茶葉、生絲。
歷史留給宋彪只有兩年時間。
正是在這種緊迫的情勢下,在簽署了《中法俄三事互助協約》後,來不及和法國就最新的軍事技術裝備問題進行深入的交談,宋彪就親自啟程南下上海。
昔日康乾兩位皇帝幾下江南何等之天下皆知。
此番宋皇帝的江南之行也是一樣的氣勢,辛亥戰爭之後,國人對皇帝的崇拜早到了無以附加的地步,幾乎在所有國人看來,皇帝無異於一代開明太祖,有皇帝在,舉國復興,中華復興皆是指日可待,正因為這樣強大的民意。對於皇帝此次的江南之行,內閣政府也無比重視,早在去年,宋彪決定南下的時候就開始著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受鐵路的限制,宋彪是直接乘坐輔助號巡洋艦遼河號,在海軍的軍艦護航下抵達上海。
上海。
20世紀初葉的上海灘是何等之輝煌,最輝煌莫過於三十年代。那是上海的黃金歲月。
只是這一年的上海未免略顯蕭條和悲壯,去年此時的橡膠風波中人人為之瘋狂,如今陌路之上皆是天涯傷心人。
上海金融業的支柱是錢莊。而在橡膠風波中破產的上海錢莊多達百餘家,號稱清末兩大金融支柱的源豐潤和義善源也應聲而倒,牽累全國各地錢莊虧損數千萬兩白銀。導致了中國金融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蕭條,直到遠東銀行重返上海營業,才憑藉強大的實力和對外資銀行的牽制作用,使得中國逐漸擺脫了這一次金融危局。
宋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上海,而他此行之目的就是為了中國的生絲和茶葉外貿。
在1911年中,中國最大的對外出口單項依次是大豆、煤炭、生絲、砂糖、紡織品、茶葉,大豆以東北大豆為主,去年外銷總額223。4萬噸,佔國際市場的2/3,年外貿總額5587萬英鎊。主要供應德、法、英、美等國,德國進口總量又佔中國出口總量的一半。
至於德國購入東北大豆進行油脂加工之後,又要出口賺多少錢,那真是不得而知了。
考慮德國進口市場隨時都可能中斷,這兩年。東北已經開始著手大規模興建油脂工業,從德美等國引入中小型外資企業合作,同時加大規模從德國和英國購買裝置,試圖完善整個產業鏈,但就現階段而言,別說不能和德國油脂工業競爭。連美國和法國也遠遠不如。
煤炭在去年的出口總量是3730萬噸,外貿總額萬英鎊。
此兩項是堪稱帝國兩大拳頭產品,從這兩項之下排在第三的是生絲,去年出口4192噸,價格較低的柞蠶絲佔一半,出口總額只有472。7萬英鎊,只有煤炭出口的10%,砂糖出口104萬噸,總價451萬英鎊。…;
大豆、煤炭、生絲、砂糖是四大宗,紡織品出口總額勉強達到了一百萬英鎊的數額,而曾經輝煌的茶葉出口總額連一百萬英鎊都沒有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