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身為崔家女婿的王縉便陡然造訪;見到趙國夫人後直截了當地吐露了自己剛剛得到的訊息。
“之前去雲州雲中縣上任的那個縣令韓不為;在馬邑接到調任懷仁的吏部公文之後;不巧從馬上跌下發了小中風;難以上任;所以派人快馬到長安城告病。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杜君禮之前上書言建懷仁縣;陛下不和政事堂商議便獨斷專行;再加上朝中頗有不服他的;這下子竟是非議極多;而且……
儘管杜士儀沒有成為崔家的女婿;但趙國夫人對其當年仗義極為感念;再加上很喜愛杜十三娘這個媳婦;所以一聽到杜士儀又成了眾矢之的;她登時急了:“而且什麼?夏卿;你有話就直說;不要吞吞吐吐說半截;要讓我們急死不成?”
“而且;不知道怎麼回事;有人就把事情牽扯到了內兄的身上。”王縉見趙國夫人和崔五娘同時變了臉色;他少不得細細解釋道;“內兄明經及第;一任參軍之後;調外任就立時驟遷陽曲令;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心裡自然是羨慕嫉妒恨。”
他習慣性地用上了杜士儀很喜歡用的一箇舊詞;隨即哂然一笑道:“還有人把杜君禮在雲州都督府中任用官員的情形都翻了舊賬;道是他任人唯親。既是如此;要復置懷仁縣;於嘛不調自己的妹夫去?難道就因為懷仁一窮二白;沒有一丁點根基;於是就捨不得自己的妹夫?”
“這簡直是血口噴人”趙國夫人素來多病;脾氣很溫和;此時終於忍不住震怒了起來;“十一郎調任陽曲令的事;是這些天才定下的;而且他多年操持為朝廷遴選出了不少人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別人看上了他的位子;他讓出來;又不是他自己看中了陽曲令如此都要牽強附會;敗壞杜十九郎和十一郎的名聲;實在是欺人太甚;以為我崔氏就好欺負不成”
岳母驟然大發雷霆的樣子;王縉也是第一次看到;此刻連忙想要開口安慰。可這時候;竟是杜十三娘搶在了前頭:“阿孃先別生氣。想來是那位雲中縣令不忿轉為懷仁縣令;所以藉著告病的由頭;想要一洩心頭之忿。如今說什麼做什麼;反而會被人以為是我們心虛。身正不怕影子斜;當年夫君得了參軍之職;也是陛下的任用;而現如今去位;也是因為任期屆滿。選官是吏部的事;如今吏部齊侍郎是陛下很器重信賴的人;倘若沒有得到聖命;豈會隨意決定陽曲令人選?”
“十三娘說得對。阿孃先不要著急;我們不如先靜觀其變。”崔五娘也附和著安慰了母親;見趙國夫人果然漸漸平復了過來;她喚來婢女先把母親扶去了後堂休息;這才對王縉問道;“夏卿可知道;這訊息驟然爆發;是否有什麼徵兆跡象?”
“阿姊果然明察秋毫。”王縉露出了一絲笑容;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些議論都是突然傳遍了大街小巷;幾乎就在那位韓明府告病摺子送到尚書吏部的一瞬間。”
“就是阿孃那句話;真當咱們崔家是好捏的軟柿子不成?”杜十三娘柳眉倒豎;沒了剛剛在趙國夫人面前的溫婉;“別人暫且不說;那韓不為我非要給他個好看不可敢詆譭阿兄和夫君;他就等著瞧吧”
在滿城風雨之中;武惠妃自然從高力士口中得到了這麼個訊息;一時又驚又怒。須知崔儉玄讓出了那個位子;她早早授意李林甫選定了人;從而在那些應選參加馬球賽的人當中挑選人才栽培;翌日可以為壽王李清的臂膀。所以;對崔儉玄的知情識趣;她很滿意;至於李林甫如何走通吏部門路;為其謀了陽曲令;那她就不得而知了。現如今事情驟然爆發;也就是說李隆基興許會洞察到其中隱情;她如何不惱?
正沒地方出氣的時候;她就只見李隆基陰著臉進了殿來;一驚之下慌忙笑臉相迎。想方設法笑意奉承了天子稍露歡顏;她就讓人送了春日最時鮮的櫻桃漿上來;雙手將小巧的琉璃盞送到了李隆基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