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船哈佛號裝軍火抵廣州,孫逸仙即手令軍政部取消護照,指商團謀叛,把軍火扣留。陳廉伯避往香港,二千名商團赴大元帥府請願還械,以罷市為威脅。孫中山採強硬態度,指陳廉伯通敵,下令通緝。並宣言如果罷市,將以勞工取代鋪主復市。
這種手段,和後世的馬子任說過的“沒事,有什麼問題你們儘管提,我不會怪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反正都是事前允許,事後翻臉算賬的手段,沒什麼高妙的地方。
陳廉伯這人自幼過慣了好日子,被人吹捧的忘乎所以、自大成性這些都不假。但要說他想要造反,這點實在是冤枉。廣東商團民團遍地,總數最少也估計有5萬人以上,可那是總數
商團雖然有著聯合行動的協議,而陳廉伯也貴為商團總長,可這有屁用?商團民團分佈各地,形同散沙,況且根本就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至於實戰,如果說維護治安抓捕竊賊也算的話,他們的確有實戰經驗。
在這裡,孫逸仙和**黨又再一次發揮了他們的光榮傳統:先給對手扣上“反**”的高帽,然後再去踩上兩腳,這已經是多年來的老慣例了。
有點腦子就知道,身為滙豐銀行的大買辦,馳騁商界十數年的陳廉伯,是個蠢蛋嗎?用手裡的五千號未經訓練毫無實戰經驗的雜魚,在**黨大本營腹心之地反**?無視掉十萬以上的北伐軍和正在黃埔軍校裡進行訓練的學生軍?
你就算拿個水缸給陳廉伯做膽,估計他也不敢。至於說英帝國主義在背後指使,先不說這事情有沒有可能,那你**黨不也在做蘇俄的走狗嗎?不要五十步小一百步好不好,況且你孫逸仙才是那個一百步。
人家陳廉伯好歹也是抗日戰爭之時才做的漢奸,你孫逸仙打小開始就抱日本人的大腿了。連日本老婆都娶了,以為無手續離婚就能抵賴掉?
從劉浩然處得到訊息,鍾泱獲知了在八月二十日當天,商團移總機關於佛山之時。孫逸仙便在一軍事會議上,決定“先打商團,後打陳軍”的策略,即席由豫,滇,湘,桂四客軍,各抽五百人,攻打佛山。
商團不願與政府武力衝突,退出佛山防線,實行罷市政策。初中高中歷史課本的確是狗屎至極,可有一點說得很中肯啊,資產階級軟弱性。能把商團逼到動用武力和罷市來進行反抗的政治組織,也就只有孫逸仙的**黨了。
在這一點上,同樣在粵省收刮過民資民膏的龍濟光、莫榮新、岑春煊等人甘拜下風。想當初,這些個軍閥都沒能辦成的事情,你孫逸仙只花了不到一年,就統統做到了。
四鄉商團,以大罷市促政府還械,其心思之婉曲,步驟之安詳,手段之文明,實屬無可庇議。若在歐美民力發達之國,對此**政府,早已紛紛崛起**軍,名目張膽,推翻執政,豈復取此紆迴忍諱手段?
佛山罷市風潮,一時蔓延於孫政府所控制下的各縣屬,由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南海,番禺,順德,台山,東莞,增城,新會,清遠,高要,曲江,陽江,羅定等二十餘縣屬內的一百三十八處鄉鎮,先後罷市,響應佛山。是時,廣州市商店,閉門關戶的,亦在十分之九以上。
二十六日晚,廣州總商業協會,商聯會,九善堂等社團舉代表七人,赴大本營謁見孫中山,進行調停。孫則指斥陳廉伯與吳佩孚勾結,並得英國暗中援助,陰謀推翻政府。在這裡,先後冤枉了陳廉伯與吳佩孚,這兩人之間可真的一點基情都沒有啊。
至於英國暗中援助,好吧,又是一個大炮哥張嘴就來的小說故事杜撰,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熟能生巧啊。
還有就是孫逸仙炮轟西關的恐赫,二十八日,商團第九分團的中隊長鄒競先在巡防時,被政府逮捕,經吳鐵城親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