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代的光榮”在文官政府的主導下一直延續下來。在以後的幾十年裡,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軍方的建議都難以逾越內閣的決定,從而使日本在對外政策上保持由一而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qn閱讀。)9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古巴風波

美國人對古巴的企圖可以說由來已久,早在立國初的19世紀初期,著名的傑斐遜總統就曾宣稱:我永遠把古巴看作我們各州體系的一個最重要而又最必須的補充。

不過在當時,美國政府還沒有力量來強佔古巴。於是,他便竭力阻止古巴從日益削弱的西班牙手裡轉入英國或法國的手裡。此外,美國政府還提出了以一億美元購買古巴殖民地的動議,不過西班牙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到19世紀中葉,美國發起了一個廣泛的強佔古巴運動,布坎南總統在他在競選綱領中大膽提出了“以武力奪取古巴將是本國政策的偉大任務”,從而順利當選。

不過,由於當時美國和英法兩國因為巴拿馬運河問題吵的不可開交,加上後來的南北戰爭,從而使對古巴的垂涎被暫時耽擱下來。

在1868…1878年的古巴大革命期間,美國不遺餘力的給予古巴革命者以支援,最終這場革命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革命者在某些政治問題上取得了一定的自由和權利。

大革命結束後,西班牙放開美國企業對古巴投資的限制,兩國關係也因此得到緩和。

到19世紀末期,美國在古巴的投資已經高達5000萬美元,不過美國投資的軋糖廠和鐵礦公司也和古巴當地企業一樣,受到宗主國西班牙的百般盤剝。

西班牙政府對於古巴出口的粗糖每公噸徵收約10英鎊的關稅,在砂糖價格高企的年代,這些賦稅雖然苛刻但企業還能夠接受。不過19世紀最後十年,由於歐洲甜菜糖的產量日益增長,大陸上的各主要國家均已實現了糖料的自給。加上夏威夷的甘蔗種植園迅速擴大,因此砂糖價格與日俱下。但西班牙政府的蔗糖稅收卻沒有同步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古巴砂糖連美國市場也不保了。

軋糖的機器大多都已經生鏽,開採鐵礦的機車也均閒置在長滿蔓藤的礦區裡。這就是美國在古巴企業的真實狀況。

1899年夏天,一艘為古巴革命者提供軍火的走私船在古巴東部海域被西班牙海軍抓獲。

在走私船逃跑的過程中,西班牙軍艦對其開火射擊,造成一人死亡,兩人重傷,這三人都是美國公民。

不過是死傷了幾個走私販子。本來也算不上什麼大事,但是對古巴革命抱有深刻同情,懷著悲天憫人情懷的美國新聞記者們對此事大肆渲染,很快全國掀起了一場解放古巴人民討伐西班牙的狂潮。

在此之前,西班牙政府對於麥金萊總統關於古巴改革的大部分要求都表示願意接受,所以兩國政府不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當時美國政界。不僅民主黨人堅決反對干涉古巴事務,就是共和黨內的大部分頭面人物也都認為:和平解決古巴問題才是符合美國精神的,其中總統麥金萊和黨內的幕後大佬,選舉委員會主席馬克…漢納都持此觀點。

持戰爭觀點的只是政府內部的少數鷹派人物,其代表就是西奧多…羅斯福,他以海軍助理部長的身份四處往來奔走,希望將美國拉入古巴事務中去。併為此不惜動用武力。

以當時的企業界的普遍觀點看,大部分人更願意透過談判來解決問題,畢竟對西班牙開戰有一定風險,即使把西班牙趕跑,也未必能從古巴獲得更多的收益。

不過民意不可違,自詡為上帝選民的美國新教徒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普世情懷,“天定命運與白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