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上刻字,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刻上去的,一種是鑄上去的,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肉眼可見的,只不過是需要一些放大裝置罷了。但那個年代還沒得放大鏡這項發明,昌波索性就學者在鐵匠鋪裡吹牛的樣子來編造歷史:“前些年我去了趟西洋的法蘭西,淘回來一樣寶貝,洋人管它叫顯微鏡,這玩意兒真是物如其名,可以把一樣事物放大好幾千倍,我想就算這劍上的字再小,怕是也逃不過它的眼睛,不如就用來看一看有什麼名堂沒有。”他回到家裡,躲在僻靜處從蟲卵裡釋放出一臺儘量古老的光學顯微鏡,拿到丈母孃家裡研究這把破劍,調好焦距,昌波移動劍身仔細尋找,突然他發出一陣驚叫:“是數列,居然是數列,這個獵戶劉不德居然還熟讀《九章算術》,這一大堆衰分可著實有趣得很!”
這裡一眾人,只有雅素和昌波對算術頗有研究,所以其餘人臉上並沒有意想中的神情,她也很感興趣地說到:“這等算術型的密文倒確實是挺有趣的,你把它記下來,咱們慢慢再算。”
昌波把一大堆衰分記錄下來,中間還夾了不少奇怪的語句。《九章算術》是我國最早成型的一部數學著作,它將日常生活最常用到的一些數學知識歸納成九章,因此得名《九章算術》,其中衰分就是指的數列,按照現代數學用語翻譯過來,那一大堆文字的意思就是:
第一行,三十一天永不差,n=5。
第二行,閏年平年有區別,d同上,n=10。
第三行,數同一,n同一。
第四行,閏年減10。
……
數列中的每個數字叫做項,其中n指的是項的編號,例如n=5,就是指的這個數列的第五個數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這些文字到著實有趣,我猜那些勞什子的歷法文字應該是指的數列的本體,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那麼第一個數列應該是1357……,是個等差數列,它的第五個數是9,那麼這個密碼列的第一項內容就是9。”雅素作出了一番精湛的分析。
昌波也不甘示弱:“哈哈,聰明,我這個老婆沒白娶,關鍵時刻起大作用了。第二行是閏年平年有區別,那就是指的2月份,是個2,公差和第一個數列一樣是2,那麼這個2一定是數列的第一個數字,所以第10個數字就是20。”
“你曉得就好,也不知兒子將來會不會有你我這般聰明。第三行說數字及項數和第一行一樣,那麼也就是個9了。”
“女兒有你我五分之四的智商也就不用愁了,第四行說閏年減10,這樣就用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年366天減一就是356。另一種就是閏年的二月29天減10是19。但這幾行數列看上去是相互照應,意義相關的,所以這個閏年應該是前面提到的閏年2月,就是19。”一眾人先是聽他們唱二人轉說些家長禮短的事兒,然後又開始分析疑點,真是佩服他二人可以如此快速地轉換思維。
兩人把一大堆數字羅列出來,一共是16個,分別是9、20、9、19、23、18、9、20、5、9、14、1、2、15、15、11。
“這16個數字的源數列是刻在這一面的,另一面還刻有一堆等比數列,所謂等比數列就是指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經過分析計算,這一大堆數字是19、5、1、19、9、4、5、20、8、5、5、14、14、19、15、6、20、8、5、5、1、18、20、8。我想這一大堆數字一定是一個密碼陣,每個數字都有其對應的意思。”昌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