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蔡副營長中午不回來,一碗菜足夠她們婆媳二人吃的。所以只要食堂開著,她們想吃費事的菜,比如酸菜魚,就去食堂買。
半年下來,蔡母沒買十次也有八次。
酸菜燉大腸吃多了,蔡母潛在意識認為她說的是小腸燉酸菜,「小腸也能燉酸菜?」
「不知道。」杜春分實話實說。
姜玲問:「那嫂子咋做?」
「鹵啊。」杜春分補一句,「不止小腸,雞雜鴨胗,豬頭豬耳朵都可以鹵。」
姜玲好奇地問:「也能擱一塊鹵?」
杜春分點頭:「只是滷的時間不同。不過這種辦法只限家常。」
姜玲笑道:「咱們又不賣。嫂子打算啥時候做?」
「過幾天吧。學校食堂收拾好再說。」
跟梁冰他們打一架,杜春分心累身體也累,午飯都不想做,可沒心思整那玩意。
杜春分把罈子放向陽的地方晾曬,就洗小米擱爐子上慢慢煨。
蔡母看了看天,頂多十點:「做這麼早?」
杜春分沒回答先問:「你早上咋煮粥?」
姜玲被問懵了:「就,就那麼煮啊。」
「肯定跟我家不一樣。我們睡覺前封爐子的時候,掏一點小米放鋼筋鍋裡,然後放上窩頭和糟魚,第二天早上起來正好可以吃。」
蔡母不禁問:「煮一夜能好吃嗎?」
杜春分:「小米那東西得慢煮。早上做的話,邵耀宗八點前到部隊,我六點就得起來。煮的時候還得時不時攪拌一下。我有那個時間和耐心,甜兒她們也不允許。一會兒要洗臉,一會兒要抹雪花膏,一會兒又要尿尿,再盯著鍋裡,能累死我。」
「這麼麻煩?」
婆媳二人異口同聲。
杜春分:「大火煮的可能還沒我燜一夜的好喝。」朝廚房看一下,「我把爐子拉開一點,慢慢煮一個多小時,等邵耀宗回來正好吃飯。」
姜玲想回家試試,就拿眼睛瞟她婆婆。
蔡母也想試試,真跟大火煮的差不多,以後就不用起那麼早。
這邊太冷,最冷的時候得比蔡副營長老家低十到十五度。年前年後兩個月,蔡母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學校食堂。期間一度想回老家。
屋裡雖然暖和,整天在屋裡窩著,她快憋瘋了。
最近這幾天天氣好,都說暖和了,蔡母還是覺得跟她老家下大雪一樣冷。
要不是太冷,早上再忙,聽到杜春分要打孔營長,她也得出來看看。
蔡母撐著牆壁站起來。
杜春分:「用熱水。」
「熱水煮粥?」姜玲不禁問。
杜春分點頭:「你試試。煮大米粥的時候也可以用這種法子。我覺得還行。」
爐子封上也能把燒水壺裡的水燒熱。
蔡母到家摸摸水壺,果然熱了。
姜玲用熱水洗點小米,然後又把剩下的熱水倒進去,一塊煤球只燒一點點就把粥煮好了。
蔡母看看煤球,中午不用換。晚上不做菜,用熱水下麵條,那煤球能撐到睡覺前。這樣就能省一塊煤球。
姜玲經常做飯,一看煤球燒的程度就能算出還能燒多久,「春分嫂子真會過日子。」頓了頓,「每天省一塊煤球,一個月下來夠買一條魚了。」
蔡母想起一件事,學校開學,杜春分和四個孩子在學校吃,邵耀宗不回來,她們早上換一塊煤,晚上再換一塊,一天兩塊就夠了。
半年下來光煤球就能省不少。
難怪陳月娥知道杜春分不喜歡她也要去食堂,肯定也算到這點。
陳月娥有那個腦子,當初也不會把平平和安安認成杜春分的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