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大吏卻一個也沒有。

真宗這位置得來不正,現在最怕就是不被各方勢力的承認。

在真宗看來,自己現在就是用皇后這個位置和葉家結盟,畢竟駱榮發是昭宗長子的外家,自宮難之後這位多災多病的大皇子就失蹤了,高宗皇帝估計是覺得這位大哥已經掛了,反正無甚威脅,直接給封了個秦王。

可高宗現在死了,秦王若是憑空冒出來,那將是自己的最大威脅之一。

給葉家皇后之位,讓他們架空甚至取代駱榮發,可謂一舉多得。

他就不信葉家能夠拒絕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不過在這之前,他要先將楚璃這個礙眼的麻煩給解決了。

哪想真宗皇帝還沒有抓到楚璃的錯角,御史開始上摺子了,稱楚璃是孝宗皇帝進士,這般罰守城門是對整個士林和文官的侮辱!

有那大膽和出言不遜的,甚至說真宗對他祖上的先輩們不敬。

真宗皇帝恨不得殺幾個言官洩憤才好,可他心裡卻無比的清楚,若論無賴沒人可以比得上那些言官,他們巴不得被做皇帝的給殺了,好落個仗義直言的名聲,以圖名垂千古呢!

他才不會讓他如願!

他是皇帝,金口一開,再無更改的道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別說只是守個城門,那楚璃若真是清高,直接一頭撞死,說不定他還會假惺惺地同情他一回,賞他一口棺材什麼的。

一個無關緊要的小角色罷了!

不曾想才隔了幾日,京城裡到處都在謠傳,楚四公子本之前本是昭宗皇帝身邊的親信,甚有人反駁說是昭宗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不然怎麼昭宗皇帝怎麼可能在最危急的時候命他帶聖旨給當時的皇太子,助其登上帝位,是大大的功臣,但這個功臣等到昭宗皇帝一死,馬上就成了守城門的人,在自己的其他的宅子裡還遭了暗算,必定是因為他的身上還有昭宗皇帝的其他旨意!有人不想尊旨,所以楚四公子才遭到了迫害和暗殺。

這種種流言全部指上了真宗。

此時的真宗雖然掌控制了皇宮,掌握了內閣,但唯一能控制的兵權是高吉勝手裡的京衛,常常覺得朝不保夕,恨不得馬上收買幾個封疆大吏才好,但能做到封疆大吏的卻沒有一個蠢才,個個都在觀望。

“陛下初登大寶,譬如紅日初升,普照萬物,但後宮著實在空了些。”高吉勝向真宗皇帝建議道。

言下之意,就是讓皇帝感快娶幾個妃子,透過聯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真宗本來就愛好美人,聽得高吉勝這話,心中異常歡喜,嘴上卻道:“這事不急,各地的戰事要緊。”

高吉勝名明,皇上這是心裡沒底罷了,還需他聯絡那些溜鬚拍馬的官員上書這件事才會多幾份把握。

然而真宗皇帝這個人,之前本就聲色犬馬、眠花宿柳,是個聲名狼籍的人,庶女庶子一堆,真正有底蘊的家族,又有幾個想把家裡的姑娘送進宮給這樣的人

但總也有那些愛溜鬚拍馬的人,覺得攀上皇家以後可以光宗耀祖,削尖了腦袋想把姑娘往宮裡送。

每個皇帝上位之後,都少不了這一項,但高吉勝似乎忘了,現在正是國難當頭,皇帝侮辱士子不說,還不思進取,只想著享樂!

給真宗皇帝選美充陳後宮的旨意剛發出來,江南士林又把皇帝給噴了!

內閣首輔抗不住流言,以年邁體病為由致仕了,次輔本以為自己要升首輔的,結果皇帝直接提拔了親近自己的工部尚書。

這下次輔也有意見了,直接氣倒了!

要知道,首輔算是一個文臣終極努力的目標了,結果皇上連言聲都沒有,直接送人了!

次輔如何不生氣?

內閣中其他稍有眼色的人,也開始以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