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內外交困的薩達姆侯賽因,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以其一貫作風,選擇鋌而走險再自然不過了。
當然,這裡面肯定有不可控的因素,比如美國的態度。
就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數天前的7月2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官方人員宣佈,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達成石油減產協議,將石油日產量限制在150萬桶,外界將此看作為解決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石油爭端的積極表現。
但與此同時,已經有超過十萬的伊拉克軍隊,在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邊界整裝待發了,而薩達姆侯賽因則不斷喊話,指責科威特在十年中不斷地在兩國相鄰地區偷採石油云云,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搶佔道義制高點了。
為此,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專門與薩達姆侯賽因進行了一次談話。或許這位女外交官的語氣有些委婉了至少從會議紀要當中沒有發現失誤,使得薩達姆侯賽因錯估了美國的立場,進一步增強了發動戰爭的底氣。
不得不說,儘管幾個月以來,伊拉克磨刀霍霍,但包括當事方科威特在內的很多人,都沒有如何警惕甚至唐煥出於道義的角度,提醒過科威特王室,但他們過於迷信美國政客的節操和美國大兵的威懾力了。
因此,當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全面發動入侵戰爭後,本來就實力不濟的科威特,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也就兩天的功夫,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國土盡喪敵人之手。
對此早有預料的唐煥,自然會最大化榨取該事件的價值,其中就包括,指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保持密切關注,搶在全世界同行之前發出新聞,以進一步提升在媒體界的地位。
必須承認,那些西方戰地記者,個個堪稱探險家,得到了包括資金、技術等等在內的資源後,便敢玩命深入科威特前線,把最真實的場景,呈現在世人面前。
盤算著石油、黃金等領域的投機收益,以及坐等科威特王室拋售資產的首富先生,那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躊躇滿志,就不用提了,但他還是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震撼到了並非因為這幫手下的敬業精神,而是源於熟悉之人血濺當場的慘烈。
在科威特屈指可數的像樣抵抗當中,做為國家一個標誌的科威特王室住所代斯曼宮,爆發了激烈的保衛戰。科威特酋長衛隊協同當地警察,用m…84坦克,設法擊退了伊拉克特種部隊的空降攻擊,但坐落於海邊的這座宮殿,最終還是在伊拉克海軍登陸後陷落。
絕大部分科威特王室成員已經撤走了,但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親王,則留下來參與了這場帶著一種維護尊嚴意味的保衛戰,並最終不幸中彈,喋血在代斯曼宮門前。年僅45歲,而其遺體,則被伊拉克軍隊洩憤地開著坦克碾了過去。
泰德透納正為自己的手下如此能幹地把這麼勁爆的現場新聞發回來欣喜若狂,卻聽到一聲巨響,回頭看去,見是臉色嚴峻的唐煥,一掌拍碎了茶几。
暗中直吸冷氣的泰德透納,剛要問上一句“怎麼了”,首富先生便沉聲開口道:“我必須要為這位老友做點什麼了。”
……
年輕時有過軍旅生涯的法赫德親王,是一位性情中人,曾經在1982年足球世界盃上,因為第一次闖入決賽階段的科威特國家隊不敵法國國家隊,而輸急了眼地闖入場內,發了一頓咆哮;不過在今年會見米歇爾普拉蒂尼的時候,特意為八年前的無禮行為正式道歉,這也算得上是一個趣聞了。
法赫德親王是唐煥結識的第一位科威特王室成員,為首富先生和科威特投資局的合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牽針引線作用,同時在體育事務中,比如香江國際馬拉松、香江網球公開賽、扶南申辦1998年亞洲運動會等等活動上,進行了熱情而細心的幫助。
坐享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