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趙二狗帶著三十斤滷味去鎮上。

剛吃過早飯,村裡人就來幫忙了,一共二十七個人。

張大剛和張大強也在人群之中,兩人的臉色有些惴惴不安。

程彎彎招了招手,笑著道:“昨天你們兩個做的很好,加起來超過了一個壯年勞動力,今天你們繼續幹活,我給你們開一天三十五文的工錢。”

張大剛用力點頭:“謝謝趙大嬸!”

他帶著弟弟加入了幹活大軍,忙的不亦樂乎。

程彎彎忍不住好奇的問道:“你爹都沒來報名幹活,你咋來了,他知道嗎?”

“剛秋收完,我爹說腿疼,天天在家裡休息。”張大剛撓了撓下巴,“我來幹活其實是想賺點錢當學費……之前跟我一起玩的都去程表哥那裡讀書認字了,我也想去,但是我娘不肯拿束脩費出來。”

程彎彎隱隱約約記起來,她聽王嬸子說過,張婆娘好像是張無賴後娶進門的續絃,頭一個婆娘生張大剛的時候沒了,張大剛才兩個月的時候,張婆娘就進門了,當時張婆娘也是個小姑娘,對張大剛也算是盡心盡力,後來有了自己的兒子,才慢慢開始偏心,不過有張家老太太盯著,張婆娘也不敢做的太過分。

束脩費不便宜,張婆娘不願意拿出來也正常。

程彎彎讓他們哥倆好好幹活,不過這兩天學堂要考試,要讀書認字還是等兩日再說。

人多力量大,三十幾號人一起動工,程彎彎家那片荒地上擺滿了土坯磚塊,建房子的那塊地上也開始動工了,七八個人按照圖紙挖地基,她家的房子建的很大,挖地基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完工的。

程彎彎在院子裡忙著清理雞窩鴨棚,這是她每天都要做的事,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雞鴨越來越大,原來的窩棚已經有些住不開了,接近一百隻雞鴨鵝的糞便那可不是一般的多,每天要把糞便清掃出來,用簸箕裝起來,讓趙大山倒到田裡去肥苗。

還有茅房裡的農家肥,也都是趙大山挑著去稻田裡,仔仔細細的均勻撒下去。

等忙完這些,就到了辰時末,上午九點鐘的樣子。

程彎彎扶著有點痠疼的腰。

她在心裡默默地決定,等住進了新房子,她一定要把這些活兒分派出去,交給其他人來做。

她上輩子創業天天加班,應該是一不小心猝死了,所以來了古代的大河村,成了一個寡婦。

這輩子,她不能再這麼勞碌下去,必須得請人。

只要是能讓別人代替做的事,一律請人。

這時,一匹馬疾馳出現在了大河村的主道上,一個差役坐在馬背上,高聲道:“縣令大人有令,請趙里正前來速速聽令!”

里正就在田間忙碌著,一直在研究再生稻,雖然聽程彎彎講了許多,他還是有些搞不懂,咋就有的稻樁長雜草,有的卻能長稻子,他蹲在田間一個時辰了,終於鬧明白了是咋回事。

聽到差役喊他聽令,他猛地起身,腿早就麻了,他差點一頭栽進稻田裡。

他忍著腿麻的酸脹感,飛快的奔到大道上,在差役面前跪下。

“縣令大人有令,凡是平安縣界內,所有留樁達八寸的稻田不允許耕地,且必須保證水分和肥力,違者縣衙板子伺候。”差役大聲道,“二十日後若未抽穗,方可自行處理!”

政令讀完後,差役翻身上馬,迅速奔往下一個村。

里正這才敢從地上爬起來。

附近路過的村民全都圍了過來。

他們早就從里正嘴裡聽說了再生稻之事,但一個個都不太敢相信,因為以前就有人偷懶不處理田間的稻樁,有的田間稻樁被太陽曬乾,成了乾草,有的田間留了些水,就會發芽長出青綠色的葉子,但這些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