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激動地漲紅著臉,只是緊盯著宋哲武不出聲;李文田則是一拍桌子站起身,恨恨地大聲說:“老毛子太欺負人了,它不僅像司令所說的要圖謀我們的新疆和外蒙,這是還要對東北動手啊!司令,你讓我帶隊伍去東北吧。”
“燦軒,不要激動,坐下說話。”簫國棟和聲說。
李文田重重地吐了一口氣,坐了下來。
簫國棟對李文田說:“燦軒,東北軍裝備是全國最好的,他們不但有飛機、坦克,還有軍艦,他們的大炮機槍要比我們第四路軍還要多的多,他們的人員保守估計也有40萬。如果他們打不過老毛子,你說我們要去多少人支援它們。”
宋哲武知道簫國棟說的不假,東北軍的確是當今國內裝備最好的一支部隊,宋哲武前世看過關於東北軍的資料,時間久了有些記不清,不過有幾個數字他是深深的印在腦海裡的。在中東路事件時,它不僅有幾十艘軍艦,還包括國內最大的巡洋艦;飛機有300多架,其中戰鬥機230架;奉天兵工廠的產量很大,據說輕重機槍、迫擊炮、步槍的產量一天就可以裝備一個營。
還有更讓人揪心的數字,“九。一八”事變時,大量官私財物被掠劫。據不完全統計,僅官方財產損失,就達到18億元以上。而軍械彈藥物資的損失更為嚴重,損失飛機262架、迫擊炮和各種口徑大炮3019門、戰車26輛、各式機關槍5864挺、各種步槍和手槍118206支,以及大量的各種槍炮彈藥、被服、糧秣等不盡其數。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東北軍的實力在國內的各方勢力中絕對是最強的,不僅是武器裝備,就是財力和南京政府相比也並不遜色多少。
雖然東北軍實力強橫,可是如果跟蘇聯這樣的大國相比那還是差的很遠,如果蘇軍進入內地,東北軍憑藉地利人和那還有戰而勝之的可能。可是在宋哲武的記憶裡,蘇軍基本就是在滿洲里一帶的邊境上,並沒有進入內地。
李文田不滿意地低聲嘟囔著說:“那我們就眼看著老毛子打我們中國人不管?”
宋哲武在經過最初的震驚後,經過仔細思考,這時已經有了主意,雖然他不知道中東路的起因,可他知道蘇軍在中東路事件中動用了八萬多人的兵力。以東北軍的武器裝備和士兵們的軍事素養來看,他們是絕不是蘇軍的對手的。就是加上他的第四路軍,如果和蘇軍打陣地戰,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也會傷亡慘重。可是,不理張學良的請求是不行的,那樣不僅張學良會怪他,就是他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的,畢竟這是和外敵作戰。如果藉此機會……
拿定主意的宋哲武站起身,一邊點著煙一邊說:“管是一定要管的,只是我們先要搞清楚‘中東路事件’的原因,看看俄國人到底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才好做決定。”
“是的,我同意司令的觀點,我們必須要搞清俄國人的意圖,才好決定如何幫助張學良。”陶蓉首先表態支援宋哲武。
簫國棟看著宋哲武說:“文戈,這些天南京並沒有關於東北的訊息,甚至蘇聯和我們斷絕外交關係也沒有聽說,如果真有這麼大的事情發生,報紙、電臺廣播不會一點動靜也沒有啊?”
簫國棟的話讓陶蓉、李文田、王敘都是一愣。是啊!出了斷交這樣大的事,這麼會一點動靜也沒有?這可是和北方的大國蘇聯斷絕外交關係啊!難道這件事情有問題?
陶蓉帶著滿臉的疑問說:“司令,我們是不是問問張學良的這個代表,他應該很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宋哲武雖然知道‘中東路事件’是真的,可是蘇聯和民國政府斷交這件事,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沒有一點訊息,這讓他也感到很奇怪。
宋哲武點頭說:“好,把葛光庭叫到會客室,我們一起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