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關東軍佔據了那裡。原來,關東軍是來入山抓捕東北抗聯戰士的。他們懷疑主角,展開抓捕,於是發生了交火。主角全滅了這些人。

第三個轉折,大量關東軍聞著槍聲趕來,圍捕主角。當主角命懸一線的時候,東北抗聯的主力部隊趕到,救下主角。此時,唯一的容身之所也就是那座小獵屋被關東軍焚燬了,主角無路可去,加入了東北抗聯,但這個時候,主角並沒有太多的認同這隻隊伍。

“咦?”王不負拿著劇本嚇了一跳,還以為軻編劇會因為定勢思維,弄出個主角遇到組織,就苦大仇深地要加入其中,保家衛國呢。萬沒想到,軻編劇居然會讓主角加入東北抗聯時,持不置可否的態度。

“你以為我是軍旅製片廠的老編劇,就是死腦筋麼?”軻編劇笑呵呵地說:“你看看美國大片,劇情線和感情線都是交叉前進的。一個用來講故事,一個用來塑人物。結果做出來的電影劇情精彩,人物豐滿。我能不學麼?”

王不負趕緊將劇本往後翻,邊看邊問:“你把故事和人物分成了兩條線索?這麼細緻?”

軻編劇是六十多歲的老年人,而這劇本的工作量卻是極大的。但這次他能放開手腳,所以做的酣暢淋漓。他得意地笑道:“那可不。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個精神核心,必須要用故事和人物立體地展示出來!光發生了事件還不夠,還要有人物感情的衝突。”

果然不錯。主角會透過一系列事件,認同了周圍的戰友,也開始對部隊產生了感情,漸漸地變成了堅定的戰士。

在之後的進攻中,因為義無反顧主角發揮出了巨大作用。部隊獲得了一場大勝。在戰友的歡慶聲中,主角感覺到了自己的價值,作戰的勇氣地增加到了極點。

但緊接著,關東軍就開始反撲,報復無辜百姓。主角又慢慢地動搖了信念,不知為何而戰……

王不負翻著劇本,心裡都無語了,到處都是“一波三折”。大結構上是一波三折,小事件是一波三折。用不用這麼死扣不放啊!

第八十四章老兵之家的效果

王不負合上劇本,問:“軻編劇,你這麼推崇美國大片,怎麼不學習他們的敘事結構呢?”

“哼。”軻編劇嗤之以鼻,“他們的電影結構才誕生多少年?我用的結構,可是從明清時期就開始流傳下來的文藝體裁。一環套著一環,不比他們的故事要流暢多了?”

“好吧。”王不負就不囉嗦了,反正這份劇本在他看來,劇情確實上佳,而且情感的轉變也很自然。於是拍板同意:“行,就按這個做。”

“那……能不能把第二章的劇本也交給我做?”軻編劇趕緊問。南江這裡也有老兵之家,裡面入住的全是《我的抗日》第二章的活素材。要是王不負讓他去做,那他就要現在開始準備了。

“你都退休了,身體吃得消麼?”王不負有些猶豫。軻編劇的劇本很精彩,但是怕他累著。

“什麼吃不消!”軻編劇不服氣:“你現在讓我呆在家裡,才會閒出毛病來呢!做劇本的時候,我全身都是精力!”

“那行。”王不負說:“還有,我最近打算招幾個應屆大學生,都學的是西方電影編劇理論,你帶帶他們,讓你們老一輩編劇家的敘事結構能傳承下去。”

在他的記憶裡,國產電影可都沒有這種死扣“一波三折”的敘事結構,都學西方,卻沒學到精髓。結果劇情發展各種神展開圓不上,人物關係各種胡扯淡精分裂。

軻編劇雖然很苛刻地套著他的結構,但作出來的劇情簡單明快,明明劇情推進速度很快,但內在邏輯卻不混亂,很好理解。這種編劇技巧要是失傳,就太可惜了。

“行,我好久沒教學生了。但是,可不能教會學生餓死師傅,就算他們學會了我的三板斧,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