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嬰兒。由於服下了三片千年靈芝,他現在的體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身的胳骨重新整合,本來柔若的身軀高大結實了很多,就連圓圓的臉也變成了方形,即使自己的父母活著只怕也難辨認出來。何況他只是蘇家的旁支,父母為人低調,知道他們的人本來就不多,他現在的形象可以說沒人能認得出。

他仍然騎著那匹黃馬,那匹馬只有兩歲,體形比較瘦弱,毛色也不是太好,他離開長沙的時候為了不引起人家注意,故意找了一匹比較差的馬。荒山野嶺修真者很多,還有一些妖魔鬼怪,他現在的功力還不夠強,不能隨意施展功力疾馳而去,那樣只怕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他仍需借重馬力。

一人一馬在烈日下行行止止。為了讓自己的面色變黑一些,他專門在烈日當頭的時候上路。可憐那匹馬走不過兩百里就口吐白沫,氣喘吁吁。葉昊天在一個無人的山崗上停下馬來,從乾坤錦囊中取出玉盒,撕下一小片如小指端大小的靈芝葉子,放進馬口裡。過了一會兒,但見馬兒站直了身子,呼吸平靜下來,肌肉停止了抖動,如雨的大汗逐漸收斂,忽然“唏律律”一聲長嘶,聲音高昂,響徹原野,大大的眼睛也充滿了神采,感激地望著主人。休息片刻,葉昊天看到連馬的毛色都發生了變化,原來的萎黃不見了,代之以鮮明的黃色,油油的泛著光澤。

吃了點乾糧,又給馬兒飲了些清水,葉昊天又催馬上路了。

馬行很快,原來預計二十天的行程結果只花了十五天。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東南,距成都百餘里。山上林木蔥蘢,峰巒疊翠,狀若城廓,故稱青城。青城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山上樹木茂盛,山路兩旁古木參天,濃蔭覆地,四季常青。在崎嶇的山路上,每隔裡許,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跨澗越壑的石橋上,與周圍景色頗為協調。葉昊天沿著濃蔭密佈的石階山路,緩緩攀登,一路上欣賞山上的多種美景,有時俯臨深澗,有時又攀登危崖,不久來到一處道觀,門上的橫匾上寫著“建福宮”三個大字。門兩邊有一付對聯“溪壑奔騰,百川東去通千派;雲霞縹緲,萬里西來第一山”。大門敞開著,一箇中年道人正在收拾香爐裡的菸灰。

葉昊天走上前去,朗聲道:“大師,我是來參加中秋開山選秀的。”

道人笑著說:“好,好,跟我來,今年來的年青人不少阿”。

葉昊天一邊寒暄,一邊牽著馬跟道人往前走。建福宮的後面有一排民房,那是給進香遊覽的人準備的,還有一個馬廄。這裡就象一個旅店一樣,連管理的夥計也未著道裝。

道人說:“他們不是這裡的修道者,你就在這裡住下巴,八月十五再來建福宮,晨時來,別晚了,”

葉昊天答應說“好”。然後道人就離去了。

葉昊天住了下來,還有三天時間,他可以好好遊覽一下青城山。

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東漢年間,“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開創青城派,青城山為道教“第五洞天”。張陵在此修行兩百年羽化成仙。第二代掌門張魯,修練四百年成仙而去,然後是張魯、趙縣及趙冕,連及門下弟子共有三十五人得道,第十代掌門杜光庭是最後一個成仙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自此以後青城山無人可登仙籍。如今全山道觀七十多座,修持道士千餘人,掌門青陽真人以下四大長老,一眾弟子分居於各道觀中。青城山方圓百里,分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以天師洞、上清宮為中心,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處勝景,山勢雄偉,四季常綠,群峰環繞,景色清幽,集雄、奇、幽、險、神為一體,以“青城天下幽”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