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貫穿了燕山山脈。

從上千年前,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就在千百條溝壑之中發現了這兩條比較平坦寬闊的河谷可以溝通南北。後來又經過遼、金、蒙古等朝代的不斷疏通,於是就形成了兩條能通行大部隊和輜重的山間道路,古北道和盧龍道。

“這裡……先在這裡築城,徹底切斷古北道和盧龍道,斷了察哈爾和喀爾喀五部南下的通路,為攻打白城做準備!”

洪濤盯著牆上的地圖,手裡敲著鋼筆冥思苦想,左右衡量了好久,突然起身走到地圖前,用鋼筆畫了個小圈。

“富峪衛……陛下要重建北平行都司!”順著皇帝鋼筆所指的地方望去,袁可立率先驚撥出來。

“此處在洪武年間稱作富峪衛,與南邊的會州衛、北邊的新城衛、大寧衛等十餘衛同屬北平行都司,境內多為朵顏三衛駐牧。永樂年間改為大寧都指揮使司,治所由大寧遷往保定,邊牆以北衛所全部廢除。”

看到連同皇帝帶眾參謀全是一臉的懵懂,袁可立趕緊把北平行都司的來龍去脈簡單介紹了一遍。都是陳芝麻爛穀子了,二百多年前的往事,不知道很正常。

“哦,是寧王的舊封地對吧?”參謀們聽了這個解釋基本都釋然了,繼續琢磨地圖。而皇帝好像明白了更多,臉上的表情有點古怪。

“呃……正是……”袁可立馬上警覺了起來,除了點頭稱是不敢多說一個字。

有關寧王的話題,從永樂朝起就很微妙,輕易沒人會和皇帝聊。寧王朱權,是朱元璋的十七子,封地就是大寧都司,與他的四哥朱棣做鄰居。

後來朱棣起兵靖難,實力不足,就和朱權借兵,許諾勝利之後兩兄弟共江山。當時朱權肯定不全信朱棣的鬼話,可是與要削藩的建文帝比起來他也只能倒向朱棣,於是就把最能打的朵顏三衛騎兵借給了四哥。

朱棣最終贏了,成為了永樂皇帝,朱權的寶算壓對了,卻沒撈到任何好處,連封地都被撤銷了,改封到了南昌。於是朵顏三衛也就自由了,繼續在原本的大寧都司一帶遊牧。

到了正德年間,寧王傳到了朱宸濠手裡,而當今皇帝則是朱厚照。從輩分上算,皇帝要叫寧王一聲叔爺。但這位叔爺不知道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居然要造反,結果被王明陽給打敗了,史稱宸濠之亂。

但做為朱棣的子孫,祖輩對寧王朱權出爾反爾不守信用的事情算是被抖落的乾乾淨淨,所以朝中文武對這個話題非常忌諱,有關寧王的事情能不提就不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