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這些兵拿的火銃好像和神機營不太一樣。聽說令兄就在海軍裡任職,可否給下官解解惑?”

錦衣衛百戶倒是想得開,既不慌也不急,就揹著手在一旁看熱鬧。見到十名陸戰隊士兵列成一行端起了武器,注意力居然不在一觸即發的現場,而是仔細觀察起了火銃的樣式。

不提火銃還好,李如梅也是第一次碰到此種場面,心裡沒底想法有點多,不曾關注過陸戰隊使用的武器,現在仔細一打量,眉頭就皺得更緊了。

當初皇帝把自己兩兄弟召到海河造船廠,除了用自身發展和國家未來說服之外還展示了一些新奇物件,這種叫做火槍的東西即是其中之一。雖然只有一個字的區別,模樣長得還差不多,但骨子裡真不是一種東西。

邊軍、衛所軍、京營,包括女真人、朝鮮人和日本人用的各種火銃、鐵炮自己都見過,甚至親手操作過,和皇帝展示的火槍比起來都可以扔掉了,沒有半點優勢。

火槍的槍管要比火銃更細更長,裡面又很神奇的刻畫了三根盤旋的凸起線。重量大概在六七斤左右,比多數火銃都輕。

它發射的彈丸不是小鉛球,變成了鉛包裹的鐵彈,呈長卵型,後面還是空心的。為什麼這麼弄皇帝沒說,可射擊效果有目共睹。

五槍中有三槍擊中了百步之外的人形標靶,把套在上面的一層鐵甲、一層皮甲、一層寸厚松木板統統貫穿,威力和準頭驚人。

就這皇帝還謙虛說槍法不好呢,若是嚴加訓練二三個月可以做到五槍五中。且不用像弓手那樣精挑細選,只要眼神沒毛病,能舉起鋤頭,下到十歲孩子上到六七十歲老翁,人人都可以做到。

除了威力、射程、準頭遠超火銃之外,哥哥李如梅還發現了一個更了不得的優勢,裝填速度。在戰場上火銃兵面對騎兵往往只有一次發射機會,必須依靠長矛手、刀盾兵和弓箭兵保護才能繼續上彈發射第二次。

但皇帝的火槍則不同,它裝填彈丸的速度非常快,火藥包和彈丸提前用細綢裹成了圓筒狀,在銃口的小尖刺上戳破尾部,用通條捅到底就可以再次擊發。

點火的地方既不是火繩也不是火絨,而是一套很複雜的金屬機構,大拇指向後拉卡住,食指扣動下面的機簧,自然就會發出火星點燃火藥。

要問拿著火槍的陸戰隊士兵能不能打過舉著鋤頭、竹竿的村民,李如梅覺得真可以以一敵十。怪不得朱百戶一直催促自己下令攻擊,皇帝說過,火槍被近身還不如鋤頭好使。

“……此銃非彼銃,本官有幸在海河機械廠裡見過,陛下稱之為火槍。唉……今日怕是要血流成河了!陳員外、高知縣,你二人若不想罪上加罪最好趕緊讓村民們散去。

這些都是陛下欽點的海軍,黑帆船就在長沙港外停泊。本官可能不敢擅殺民眾,可被他們殺完怕是還要落個海匪亂民的下場,何苦來的呢?”

一想起自己治下之民要被火槍成片射殺,李如梅不得不再次試圖說服這兩位鄉老和父母官,讓他們明白抵抗是徒勞的。

“嘟……咣……”可惜還是慢了一步,聽到黑帆船,陳員外和高知縣眼睛裡剛有了點閃爍,尖利的銅哨聲劃破了夜空,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炸響,迴廊附近頓時騰出一片白霧,在燈光的照射下人影綽綽。

“第二隊出列……舉槍……瞄準……”不等在場的大部分人看清楚戰果,朱百戶短促有力的命令又響了起來。

隨即第一列發射完的陸戰隊員蹲下身,單腿跪地開始向槍管裡裝填,又一列陸戰隊員排成了行,舉起火槍頂在肩窩瞄準了大門口。

“……”李如梅打算叫停這輪射擊,如此近距離,十發彈丸怕是很難打不準,至少得倒下五六位,應該已經起到震懾作用了。

“都司,現在是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