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問題當然要解決,也當然不能用純粹的武力方式。傾盡所有陸軍和海軍,大明確實有可能將朝鮮李朝掀個底朝天。可是老問題又來了,圖什麼呢?就圖個心裡痛快嗎?

治理國家顯然沒這麼痛快,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各種妥協、退讓、求全中掙扎。這次也一樣,朝鮮的立場問題,用武力解決好像不太現實。

但景陽皇帝提出了一個大膽且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做為宗主國,大明好像有資格干涉一下朝鮮的內政。比如換掉不聽話的國王,換上來個聽話的。

“……這……”此言一出,在座的大臣們全都大眼瞪小眼了。除了過於驚愕之外,也在腦海裡玩了命的搜尋著有關朝鮮國王的蛛絲馬跡。

而內閣首輔葉向高反應最大,光張嘴發不出聲。這也太冷門了,鬼才知道朝鮮國王是否篡了哥哥的王位。那個彈丸小國除了朝貢的時候有點存在感,平時誰會去關注呢?

“啟稟陛下,朝鮮使團一向由主客清吏司接待,是否讓郎中方震儒入宮對奏?”首先反應過來的是禮部尚書楊嗣昌,他也不清楚朝鮮的詳情,但推薦了個知道的。

“哼哼,朕若是指望諸位知己知彼,怕是要輸的連襪子都不剩。好啦,都不用裝著冥思苦想了,朕早有所安排。譚不明,開始吧!”

雖然這十多位總參軍機都是自己挑選的,也算得上不太頑固守舊的能臣,但在很多方面依舊跟不上自己的腳步。

對於這種局面洪濤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循序漸進的乾耗,什麼時候把這一代甚至二代人耗光,才有可能對中樞朝廷和各地官府進行大換血。在這之前只能矬子裡拔將軍,先挑不太礙眼的湊合用著。

“學生遵命……諸位軍機請看,這是朝鮮國宗室名錄,這是支援和反對國王李琿的大臣名錄。經過幾年的努力,總參謀部已經獲得了部分朝鮮大臣和宗室的信任。

目前朝鮮西人黨已經聯絡了幾名手握軍權的武將,準備發起兵變解救被軟禁的王大妃,推舉李琿的侄子綾陽君李倧為王。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李倧父子和王大妃擔心得不到大明朝廷認可,而遲遲沒有下定決心。只等萬歲爺首肯,言明利害,幾日之內即可罷黜李琿。”

始終坐在角落裡不聲不響的譚不明,聽到皇帝的命令馬上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兩張紙上寫滿的人名和官職,將朝鮮的宮斗大戲主角和配角做了簡要說明。

“……”介紹完了,大殿裡落針可聞。

大部分總參軍機們全面色沉重、眼神飄忽。從古至今干預別國朝政的事情不能說沒有,但都不曾做得如此露骨,更沒有直接插手的先例。

倒不是說中原王朝的皇帝和大臣從骨子裡善良,而是不敢培養這樣的人才。今天你能顛覆別人的政權,明天就可能受到反噬。連所謂的帝王之術都要藏著掖著,誰敢把如何改朝換代當技術擺弄呢。

如果不是看在譚不明穿著總參謀部的制服,而總參謀部又是直屬皇帝的機構,馬上就得群情激奮,當場就把口出狂言者抓起來扔到詔獄中去嚴刑逼供,看看背後是否有人指使。

“……陛下,此人輕言它國廢立,其心可誅啊!”

而內閣大學士翁正春就屬於沒太看明白形勢的,蹦起來指著譚不明就扣帽子,自詡站在維護皇權的角度,就應該正確。

“翁大學士稍安勿躁。此人乃是朕的學生,受朕的指派專責此事,今日只論事不論人。諸位愛卿都說說吧,該如何讓那李倧和王大妃明白朕的心思。”

洪濤抬起手虛按了幾下,示意翁正春坐下,一句話就把基調定死了。此事和旁人無關,都是皇帝的意思,誰再就事論人誰就是犯上。

然後繼續討論朝鮮的話題,不對,也不能算討論,關鍵環節一語帶過,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