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後,眾人一致附和,紛紛撥打電話。

望著家人們的焦慮神情,何雨柱心中亦有感動之感。

他知道在此刻,病患的安全和及時的醫治至關重要。

他轉向張醫生:“我們首先確保患者的安全,儘快送去正規醫院處理。\"

張醫生點頭同意,兩人共同勸說家屬將病人迅速送至醫院。

片刻之後,救護車疾速趕來,醫護人員有序地轉移患者。

在準備登上救護車的瞬間,何雨柱突然暫停動作。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抽出插在患者身上的銀針。

銀針上閃爍著微弱光輝,折射出何雨柱決心堅毅的目光。

此景令在場家屬們愣住,不明其意。

張醫生立即詢問道:“何醫生,你為何撤針?”

“是否還沒結束治療?”

何雨柱微微笑了笑,從容解釋:“銀針僅為輔助通絡、減輕疼痛,非根本療法。\"

“患者傷情已穩,應儘快送醫院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聽聞這解釋,親屬們的心稍微定了下來。

家屬們心中充滿糾結。

在醫護人員協助下,小心翼翼地把傷員挪到救護車裡,留下的是一些需要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測的私人物品。

看著車子離去,傷者家人滿心焦慮地守望著患者,生怕疾病的轉變得更為嚴重。

車程中,救護車如箭般疾馳,醫生張醫生則守在門外。

何雨柱低語無聲的祈願,在內心深處默許患者早日康復。

即使他的療法未被家庭成員完全認同,但他始終認為自己的努力是為了病患的最好。

最終,救護車抵達了醫院。

傷員立即被送進了急診部門,醫生與護士團隊一面忙碌著各項檢查與初步治療,一面擔憂病況的真實情況。

深知患者問題可能並非想象那般簡單,何雨柱和張醫生也急忙趕去醫院,親身探查和商定治療計劃。

深入探討之後,醫療團隊驚奇地發現,患者的燙傷得到了非常及時且有效的處理,幾乎沒有留下明顯後遺症。

家屬們因此鬆了口氣,對於何雨柱的治療方式產生了改觀。

病房裡,何雨柱協同醫生們繼續深入診治,並向家庭成員解釋:“我的治療或許不同尋常,但首要目標始終是病人的健康。\"他承認曾經遭遇質疑和爭論,但病人最終情況卻有積極轉變。\"我們的初衷是一致的:病人康復”。

面對何雨柱誠懇的話語,家屬們漸漸釋懷,他們的衝動逐漸轉化成理解和感激,他們決定放下誤會與何柱合作共濟。

在康復過程的各個環節,他們都積極參與,積極配合醫生的安排,共同期待患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