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能及的條件下,讓普通人過得更好一點。而稅制改革,在他看來是犧牲最小的變革。

作為一個文科類優等生,連瑜對歷史相當感興趣,張居正是他相當欽佩的的歷史人物,他研究張居正的生平的時候,曾有一種豪氣:大丈夫一生當如是: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事。美酒飲得,美人享得,一輩子為國為民同時還讓自己也過的痛痛快快,爽!

一條鞭法在執行過程中或許有各種問題,但是這個稅法的方向是對的,任何政策在執行的時候都不可能保證一點問題都不出,便是後世的改革開放,還不是會出各種問題?對連瑜來說,他現在的條件甚至比張居正更好,知道那段歷史的他對這種稅務制度當中可能發生的問題了若指掌,他完全可以針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去對這個改革進行完善。而同時,他面對的是一個成熟的,願意為臣子著想,肯為天下百姓負責的皇帝,如果不是遇到這個皇帝,他未必有勇氣去實施自己的想法:張居正一輩子那麼牛,而且對國家也稱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可到頭來還不是被連累了親友?死前沒人敢動他,死後被秋後算賬,家人親友全都一勺燴,沒有誰得了好下場!

連瑜對沒什麼興趣做什麼獨攬朝綱的牛人,那種牛人下場都不太好,連瑜對皇帝的關心是發自內心的,他希望皇帝多活幾年,起碼,能用一位具有相當威信的皇帝的身份牽頭把稅改先做出來,不然如果換了皇帝,他想從頭來弄這個稅改,談何容易?

其實稅務改革之前,還有一樣必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清查土地,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在建立一定時期後,土地兼併都會相當嚴重。張居正所說的“豪民有田不賦,貧民曲輸為累,民窮逃亡,故額頓減”,是“國匱民窮”的根源。這個論點,實際上適合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建立了百年之後的王朝。本朝也一樣,顯然皇帝也明白這一點,只是這件事兒沒這麼簡單,還需徐徐圖之。

連瑜也明白這一點,清查土地這一點他一點都不想摻和進去,這玩意也不是他想到的,好幾個大佬都提起這個問題了,他要做的就是把可能要進行的稅務改革的條款弄得更完備些,而這一點,不能光靠閉門造車,試點是很有必要的。

二十一世紀,各種特區啊試點啊遍地都是,政府每一次實行新政的時候往往都會先在部分地區試點,在試點過程中,查缺補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小範圍試點期間逐漸完善,然後變成大範圍試點,最後向全國推廣。這是一個相當穩妥的辦法,尤其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而且又有全國大部分土地沒有清查不可能進行進一步改革的大前提,所以先在某個地方進行試點是非常必要的。

連瑜向皇帝提出了試點這個方案後,皇帝非常讚賞,君臣兩人談了許久,最後決定在開封周圍選擇幾個縣進行試點,而鞏縣,便是其中之一。

鞏縣的土地問題是相對簡單的,這裡在是一位長公主的封地,這位長公主在幾年前死去,封地收歸國有,因為收歸的時間並不長,所以那裡的地權還是相當簡單的。畢竟,昔日長公主在那裡杵著,一般的權貴也不敢在那裡玩的過分了!所以在這裡實行稅務改革,土地清查這方面的問題還是相對簡單的。

鞏縣的縣令是連瑜的同年,這種毗鄰京都的縣令,說起來也是地方官,但是卻比一般外放的官員前途好多了,畢竟進京容易,可以隨時保持與開封的緊密聯絡。這位縣令叫做王雲山,今年三十歲,皇帝把他召入開封,讓連瑜把新的稅改的方案一一與他講清楚,並告訴他,新稅法改革,所以如果你的轄區出現的稅收減少之類或者別的什麼相關問題,朕是不會怪你的,你只需要把中間出現的各種問題一一匯總,報上來。

對於這個大炸彈,王雲山也是既緊張又興奮,他才三十歲,正是銳意進取的歲數,他的殿試成績排在二甲第四十二位,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