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相比,兵力相差懸殊。孫兵三千,吳兵一萬餘。三千人要去攻打擁兵一萬餘的吳郡,是絕對沒有勝算的。孫策要侵佔吳郡,就只能是激怒嚴伯虎,讓吳郡出兵攻打楓橋,然後孫策再從中取事。

“因此,孫策就日思夜想。終於,孫策想到了一條毒計。孫策誰也沒告訴。恰好,嚴輿來了。孫策就假裝一時憤怒,殺了嚴輿。孫策殺了嚴輿,不僅給了吳兵藉口。更是激怒了吳郡太守嚴伯虎。其實吳兵一直都想打孫策,苦無良機,苦無藉口。這下好了,吳郡終於可以出兵了。事實上,就在今天,吳郡也確實出兵了。其中的五千士兵,追擊一千孫策士兵,追到了我軍的附近。然後,被我軍殺了。

“北邊,也就是我軍這邊的情況,我們已經看見了。而楓橋、吳郡的情況,則可以透過我們這邊的情況推導而出。吳郡有兵一萬餘,不可能全出。我估計嚴伯虎會出兵八千。這八千人,其中的五千,和另外的三千有個斷層。也就是說,他們從屬於不同的將領,執行的是不同的任務。因而才會有五千人跑到這邊來,而另外三千人並沒有出現這回事情。

“另外三千人在後面做什麼?或者說,孫策把另外三千吳郡士兵留在後面做什麼?留下三千吳郡士兵,對孫策有利麼?孫策有把握打得過三千吳郡士兵嗎?須知孫策只有三千人,就算是打得過三千吳郡士兵,也一定不可以打。如果打了,殺敵三千,自己這邊呢,還剩八百人,那孫策不是就沒有攻城掠地的希望了麼?

“故此,另外三千人,也一定不是一個整體。八千之兵,最常見的是三二二一。前面的三二,也就是前面的五千人我們已經看見了。後面的二一,那三千人我們沒有看見。雖然我們沒有看見,但我們卻可以確定,那二千,與那一千,一定是分開的。

“孫策想出了毒計,全軍敗退了。吳郡士兵全體向北追出。說全部,在三二二一的情況下,後軍的一千士兵依然是不動的。那一千士兵,一般來說是負責押送糧草輜重計程車兵。由於吳郡很近,因此,就應該是此役吳郡方面的主將所帶計程車兵。七千人追了過來,然後裡面的兩千人不知道為了什麼又掉過頭去。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後面那一千士兵受到了孫軍的攻擊。

“這裡有個問題,孫策的軍隊究竟在哪裡?我軍剛剛殺掉的六千人裡面,有一千人,是以孫策的身份,被我軍給殺了的。他們真的是孫軍士兵嗎?呆會我軍就會南下。沿途,我們將會看到很多屍體。可以證據,跑到我軍陣前的身穿孫軍士兵衣服的人,有一千;而半路上,就被吳郡士兵殺掉的,絕對在一千以上。他們的總數應該接近三千,因而吳郡士兵才會這麼緊追不放。吳郡士兵們以為他們就是孫軍。而實際上,他們絕對不是。他們只是孫策抓來的老百姓。”

“啊,這麼說,我軍殺了百姓?”于禁驚道。

陳群道:“不知者,不為過也。二位將軍不知道,所以無過。當時,我在後面,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也沒有過錯。

“下面我接著講。孫策計程車兵,應該埋伏起來了。然後他們攻擊了吳郡此役最後面的一千士兵。由於孫策這邊是伏兵,突然殺出,因此,孫策就能夠在幾乎沒有傷亡的情況下取得戰爭的勝利。

“殺掉一千吳郡士兵,功勞大不大,當然不大。但此時,孫策一定會故意漏掉一些吳郡士兵。讓他們跑回吳郡。實際上孫策這邊,就殺了一千人。而嚴伯虎看到的情況卻不一樣了。八千士兵徵楓橋,轉眼之間,就逃回那麼幾個人。嚴伯虎會怎麼樣?肯定是肝膽欲裂,肯定被嚇得屁滾尿流。於是,嚴伯虎不思抵抗,棄城而走。轉眼之間,孫策就進了吳郡。

“孫策敢佔據吳郡嗎?敢到是敢,但孫策卻不願意。孫策不知道這邊的五千吳郡士兵已經被我軍殺掉。對他來說,這五千士兵隨時都有可能殺回吳郡。而孫策則絕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