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這個官職歸屬六部中的戶部,專門掌管農事。

右參政金大人得到皇帝的許可之後,上前將整條被子拿了出來,他的手一摸被面,就感受到了與眾不同,而且這被子很重,需要兩隻手合力才能完全拿起來,這裡頭絕不是蠶絲。

他開口道:“明公公幫忙將被子開啟吧。”

被子暗處縫了開合處,輕輕拆開,露出白色的被芯,這東西,在場的人都未曾見過。

皇后帶著妃子們也都圍了上來。

妃子們嘰嘰喳喳議論起來。

“這被子看起來很暖和,就是太重了,壓在身上哪裡喘的過氣來。”

“穗安人是農婦,或許買不起蠶絲,所以才做了這厚重的被子,不管怎麼說,也算是有心了。”

“這被芯看起來像是木棉,很熱的南方才有的東西,穗安人怕也是費了不少功夫才收集到這麼多木棉。”

金大人搖頭:“不,這不是木棉。”

他掌管農事,且注重管理農桑這一塊,各種布料放在他面前,他一眼就能看出不同。

木棉是炎熱地區的產物,產量極低,南方每年都會進貢一些來京城,木棉看起來和棉花差不多,但質地更輕更柔軟,也是貴族才能用上的稀罕之物。

明公公正準備將箱子裡的那套裡衣也拿起來,這才注意到箱子裡還放了一張摺子,連忙呈上來。

皇帝將摺子開啟,密密麻麻全是文字,而且還有很多數字,他眸子眯起,將摺子遞到明公公手上:“你來給眾愛卿念一念。”

“臣婦趙程氏啟奏:今風調雨順,天下大安,再生稻免除無數百姓飢餓之苦,然每至冬日,天寒地凍,無數百姓凍死於寒舍之中……我大宇朝泱泱之國,地廣物博,大地饋贈之物必有其妙用……只是適用於北方天寒地凍之物,卻獨獨生長於南方,以至於這麼多年來,千萬百姓為嚴寒所苦……”

“臣婦驚聞南方有木棉樹,其喜熱,移植必死,遂放棄……後意外發現白疊子,此物為南地觀賞之物,等同於梅蘭竹菊……經試驗,白疊子……大河村眾人習慣稱之為棉花……棉花能生長於各種地區,南方高熱之地,北方寒冷之地亦可種植,西北荒涼之地、西南高原之地亦能……若是推而廣之,乃老百姓之福。”

接下來,是一連串的資料,對比養蠶和種植棉花的經濟效益。

數字雖然冗雜,但最後有一個結論,底層人民種植棉花的經濟效益是養蠶的至少五倍。

摺子裡還提到了種植棉花的弊端,比如,當棉花推廣之後,養蠶的農戶必然會減少,絲綢的價格也會被抬高,這對有錢人來說,並不算是一個好訊息。

摺子唸完之後,御花園有一瞬間的靜默。

在場都是上流階級的人,他們不知道餓肚子是什麼滋味,更不會明白受凍有多麼的痛苦。

但他們知道,要是摺子上的資料都是真的,那麼,棉花推廣出去後,老百姓一定會受益,大宇朝的江山也會更加穩固。

有民才有國,有國才會有他們。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有人提出異議。

林太傅拱手大聲道:“皇上四十歲壽辰,穗安人呈上此利國利民之良計,此乃我大宇朝百姓之福!臣懇請皇上,早日推廣此物,上合天心,下安民心,以保我大宇朝江山社稷無憂!”

金大人跟著開口:“皇上,此事宜早不宜遲,懇請皇上早做決斷!”

緊接著,一大群朝臣開口附議。

皇帝身為大宇朝一把手,自是看的更加明白,他早就等著眾臣附議了,氣氛差不多之後,這才開口道:“准奏。”

皇后笑起來:“穗安人再為我朝立功,皇上就不賞賜一二?”

一聽這話,底下的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