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徐世昌,那是堅決不予重用的。

段祺瑞則安心的在6軍待著,打完了庫頁島之後,大批北洋軍官都開始進入淮安軍校進修去了。

馮國璋則到天津當了寓公,辛亥年禁衛軍被江渝滅掉之後,馮國璋就一蹶不振了。

曹錕則從商去了,曹大傻子在經商方面卻是非常精明的,如今在華東商業協會混得如魚得水。

北洋集團能夠上得了層面的將領,也就只剩下段祺瑞和吳佩孚等幾人了,其他中低層軍官倒是不少還在從軍,但能否透過軍校考核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宋教仁上臺後,做事很勤懇,而且也很本份,卻是讓江渝甚是放心。

中央管好內部就好了,別像黎元洪那樣拖他後腿就是讓他滿意的。

中央政局也開始穩定下來,百姓對於遲遲沒有舉行新的大選並無太高的呼聲,現在老百姓日子越來越好過,都忙著投資賺錢,也沒人去理會這個,也就是一些好事之徒在那裡連連呼籲,卻沒有什麼市場,基本上是無人支援。

於是形成了如今這樣的局面,而且老百姓對於國家沒有皇帝還是有些抱怨的,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帝制,今天卻沒有了皇帝,老百姓確實不適應。

但是,如今的老百姓的目光卻是盯著江大帥,如果問他們誰當皇帝最合適,他們絕對會說江大帥當皇帝最好。

雖然有這樣的抱怨,也有一些被歐美洗腦的人堅決反對帝制,但現在人們都過得不錯,現在的制度又能過得去,因此沒有人站出來提什麼變革。

此次國會彈劾黎元洪,是以針對歐洲大戰的立場不符中國利益為由,宋教仁上來後,很快再次重申了中國‘光榮中立’的立場。(未完待續)

正文 第168章:開枝散葉

此時的中國確實是光榮中立的,並不想去參加哪一方的戰爭。

加入同盟國的話,儘管戰後利益比較大,畢竟在亞歐大6上將多出一個強大的敵人,這對中國的對外擴張是會造成阻礙的。

德國為什麼威脅大?

因為在這個時代,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就看精密製造業。

精密製造業靠的純粹是人,那些精密機床在二十一世紀都是靠人工打造出來的,那時候的中國之所以比不上西方人,主要的差距還是精密製造業,而在理論和先進科技方面,那時候的中國並未落後多少。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只有等待一次產業**,等待3d列印、鐳射切割等技術成熟後,推翻西方人的精密製造業優勢,才能越歐美。

而在二十世紀初這個時代,精密製造業正在開始起步。

機械等東西對精度的要求將越來越高,精密製造業將越來越重要,精密製造業是怎麼展的?

那就是一錘子一錘子展起來的,是工業**以來,製造機械的工人世代積累下的經驗。

這種經驗是可以傳承的。

機床製造機床,在3d列印時代來臨前,造出來的都是撲街貨,在那個時代到來之前,精密機床都是靠手工製造,人的手工才是最精密的。

這些機械製造經驗,就是金剛鑽。

後世的中國就是缺乏了這個金剛鑽,即使後世的中國明白一些先進軍事裝備怎麼造,但是加工技術卻不行,材料技術也部分落後。

後世的德國能造出的精密機床,美國人未必都能造的出來。

所以德國威脅很大,這場戰爭雖然中國是裁判,並且開始幫助德國吹黑哨,但最後結果依舊是德國戰敗。

前提是,儘量從協約國手上榨取更多的利益。

不過當前同盟國對協約國的壓力還不夠,中國難以攫取到大的利益。

在精密機床製造業方面,遠華集團先在德國吞併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