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山河大地)不存。至此,才知其大夢也。
當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大覺(明心見性)而後,同證佛陀、莊子的大智慧認識(虛雲悟道偈雲:“杯子撲落地,響宣告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明代著名高僧憨山大師的悟道偈亦可證佐:“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永珍森羅從起滅。”當吾人破除識心,除去業妄時,循一相無慾的“智”,自然現出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量”,明證“虛空生汝心內”之“量”,清淨本然、常住妙明之“量”。至此,可謂“知常曰明”,才了悟到存在一相無相的真實之相(本體)。再回過頭來看宇宙萬有、芸芸眾生、你我皆夢(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正如《楞嚴經》所證:“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故蝴蝶、莊周皆是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同上)“知一切世間悉同於夢”(《華嚴經》)。歷代都有“大丈夫”證到究竟之境,無不再現宇宙萬物的真實體相,皆是佛陀、莊子等大聖們的知音(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是旦暮遇之也)。吾人在識心識意的制約中,在根塵相對發識現相的迷惑中,在五蘊覆蓋的無明中,將聖者的真知灼見,深層次的“科學規律”,當作荒誕的“迷信”(名為弔詭),這才是真正愚痴無知的邪知邪見。現在,再看老子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更明白了。迷惑於循業發現的現量,執著於“有欲認識”的通道,只能“為學日益”了。這種日積月累的學問,終不究竟,不能認識宇宙萬物之“妙”,故不是真實的“知識”。要認識宇宙人生的本質,必須損減其二相分別的識念,“塞其兌,閉其門”,入“無慾認識”的通道,才是正確的方向。
5、現量不迷
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七十一章》)
如何達“無慾”?就要損“有欲”,將吾人的心識意、極性觀念、二相分別、對待執取、主客分立等一切方向性錯誤的知見扭轉過來,並加以清除,清除得愈徹底愈好(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佛陀也講:“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覆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楞嚴經》)遠離諸和合及不和合的虛妄病緣,就是老子的“損之又損”。“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圓覺經》)。遠離二相分別的“有欲認識”,就是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為什麼要“損之又損”呢?為的是不受虛妄境界所迷惑。為什麼叫虛妄境界呢?“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楞伽經》)吾人所見聞覺知的一切,皆是自己妙心淨體循業所現之量,因不了主客皆是自心所現之量,故分成二相,“攀緣自心現境界”,落得個“自心取自心,非幻而成幻”的錯誤認識(有欲的認識),而且還把這種錯誤認識堅固化、真理化(計著心聚生),於是,夢中說夢,幻中求真,夢幻相因,夢幻不了(展轉相因)。因而,只有將錯誤的觀念損減,直到無有二相的識唸對立,無明識夢清除(以至於無為),“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才可顯現。也就是“損之又損”,達到“無為”境地,轉識成智了,清淨本心的常住妙明者得以開顯。此心的開顯,妙用無窮,有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前。
佛陀在《首楞嚴三昧經》中講了一百種無為無不為的功用。(見附錄)吾人鼠目寸光,焉能揣測其一二呢?芸芸眾生,“有種種心生,境界現於外,是世俗心量。” (《楞伽經》)世俗心量,現出世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