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營時根本沒有什麼防範。
印家宅駐有日軍11師團的一個大隊,在105榴彈炮的猛烈轟擊下,日軍設在村外的工事,甚至印家宅村的大半房屋都已被摧毀,睡得很死的日軍傷亡慘重,許多人甚至在睡夢中就被炸死和被倒塌的房屋壓死。
不過,這畢竟是日軍的常設正規師團,戰鬥力十分強悍,殘存的幾百日軍在軍官指揮下,迅速衝出村子,進入村口前的戰壕和殘存工事中。
按照日軍的思維,在對方炮火準備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步兵進攻。而且,準備的炮火越充分,隨後的步兵衝鋒也就越猛烈。他們做好拼死抵抗的準備,只等對方的步兵進攻。
可讓日軍沒有想到的是,他們並沒有迎來中**隊步兵的衝鋒,也沒有聽到中**隊慣常衝鋒時的吶喊聲,而是在隆隆的炮聲中,聽到了馬達轟鳴聲,而且這轟鳴聲還越來越近,越來越響。
從深深的夜幕後傳來的這巨大的轟鳴聲,讓日軍產生一種恐懼感,在大隊長的命令下,日軍的輕重武器開始向傳來轟鳴聲的黑暗中,進行猛烈射擊1;。這樣的射擊,能讓日軍多少有些安全感。
只不過,日軍的這種安全感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終了。當第一輛卡登。羅伊德坦克從黑暗中衝出來的時候,日軍的神經就基本崩潰了。
日本坦克研發此時才剛剛起步,是以法國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與英國的“維克多”輕型坦克為基礎,進行研製的。日軍**式“奇哈”中型坦克自1927年開始設計,戰鬥全重10噸,最大速度25公里,發動機功率100馬力,越壕寬2米,裝37炮及機槍1挺以,主要部位裝甲可抵禦600米內37炮彈的攻擊。可日軍研製速度緩慢,直到1929年4月才在大阪兵工廠完成樣車,同年定型為**式中戰車。去年才投產,數量很少,只有日軍近衛師團才剛剛裝備了八輛。
日本陸軍在和海軍爭奪軍費時一向比較吃虧,海軍陸戰隊可以有錢買英國裝甲車,可陸軍卻買不起。因此,日軍雖然聽說過坦克、裝甲車這種東西,可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坦克長得是什麼樣。
稅警總團的卡登。羅伊德坦克其實是波蘭生產的英國改型,裝有一門47短身管火炮和一挺機槍。
日軍的輕重機槍子彈打在它的身,除了發出叮噹亂響的聲音,對它再無任何作用。而這輛坦克炮塔稍微旋轉後,只見坦克的小炮炮口火光一閃,日軍的一挺重機槍就被炸得零件亂飛,機槍手更是被炸的支離破碎。
隨著轟鳴聲不斷接近,一輛又一輛黑黢黢的坦克和裝甲車從黑暗中衝出來,在日軍戰壕60米前一字排開。不僅二十四輛卡登。羅伊德坦克的短身管火炮一個又一個地不斷清除日軍的機槍火力點,坦克和裝甲車的機槍也用密集的彈雨打得日軍抬不起頭來。
雖然日軍拼死掙扎,派出了十幾名抱著炸藥的敢死隊衝出戰壕,想要炸燬這些可怕的“奪命的殺手”,可這些日軍敢死隊員幾乎都沒有能衝過二十米,就被多個方向射來的密集機槍彈雨達成了篩子。
在日軍眼中,維克斯裝甲車和坦克相差不大,兩者都有炮塔,只不過,坦克有一門小炮和一挺機槍,裝甲車沒有小炮,而只有兩挺機槍1;。在它們密集的火力壓制下,楚天指揮特務營已經開始向日軍的兩側迂迴。
這六十個不斷噴射著火舌的黑黢黢的鋼鐵怪物,徹底摧毀了日軍的意志。想撤那是不可能了,而留在戰壕中,只有等死,衝去,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日軍大隊長瞪著血紅的雙眼,揮舞指揮刀大聲叫喊著首先帶頭衝出戰壕,嚎叫著率領殘存的日軍發起了決死衝擊,企圖衝到這些鋼鐵怪物前,和它們“近身肉搏”。
因為日軍是背對已經被炮火炸得燃起大火的祝家宅,在他們衝鋒時,火光把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