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抓魚割稻(第2/3頁)
章節報錯
渴了,這時候可沒有“士力架”,墊肚子的食物是要準備上的。
柳芸娘則已經把罈子肉混合洋芋的箜飯燜上,只等中午打完穀子回來就能吃上飯。
放水放了五六天,田裡的淤泥都乾結了,也不會下陷,大人小孩齊上陣。
頭戴草帽,肩帶汗巾,一大家子就開始割稻。
先割開一片稻穀,把兩個拌桶抬進田裡,插上圍折。
陳舅公帶著兩個兒子為一組,柳外公帶著倆兒子女婿為一組,分別在兩個拌桶裡開始打穀子。
割穀子都講究快,四個女人家負責割稻,幾個孩子負責把割好的稻穗抱去拌桶旁,方便幾人摔打,順帶把摔打完的稻草捆起來,堆在田邊。
三個環節,主要講究一個快準狠還有連貫性。
如果割下來的稻穗,沒來得及打,在太陽暴曬下,谷杆就會失水,被曬軟了,打穀子的人一使勁,穀子杆就向後面軟去,有勁兒都變成了綿力。
以前家裡沒有那麼多地,孩子們倒是不用去地裡幫忙。
今年地多田多,孩子雖然幹不了什麼重活,幫著幹些輕巧些的活計也能頂一個大人了,幾個孩子也乖巧,勤勤懇懇地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村裡到處都能聽見往拌桶裡摔打稻杆的聲音,此起彼伏,像是農忙時的交響樂似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林秋緣和陳念負責帶著冬至,不讓她亂跑。
冬至自從學會跑之後,小短腿撲騰得可快,時常一眨眼人就從一處地閃現到了另一處地。
林秋緣帶著倆妹妹,用剪子剪了紅苕藤用籃子提著去丟給雞鴨鵝後,又拿鐮刀去割了苜蓿餵牛羊兔。
退水之後,田埂邊上長了不少苜蓿,很是鮮嫩,是牲畜都愛的草料。
林秋緣芯子裡是個大人,用起鐮刀來還是很趁手,畢竟先前她還在空間裡哼哧哼哧種地來著,所以陳念想拿刀的時候,被林秋緣攔住了,害怕她傷到自己,只讓她幫忙提空籃子,牽著冬至。
做完這些,就去田裡遞水給打穀子幾人喝,陳念小朋友被誇得小胸脯挺得高高的,端水更起勁了。
半個上午過去,門口的兩畝地已經收割完。
幾人直接把曬墊鋪在地裡,用篩子把拌桶裡的殘渣揚出去,又用撮箕把有水分的稻穀裝進籮筐裡,挑去曬墊上曬著,用推耙推開。
兩畝地,挑了九挑稻穀,一挑籮筐能裝一百斤,九挑,約摸有七百多斤,但曬乾之後,重量肯定會縮水。
上午打完穀子,在太陽暴曬下,人人都汗流浹背,身上連褲腰都沒有一點乾的。
幾人完全不敢打赤膊,蜀地有種蟲子,叫蠓蟲,俗稱麥蚊,咬人不知不覺的。
幾個孩子愛去竹林裡逛,嫩嫩的的小臉蛋,霎時間佈滿了個“大紅包”,簡直比蚊子還毒!
割谷打穀的幾人就著院子裡曬熱的水,提起來從頭往身上倒,衝去身上的黏膩,那滋味,可是涼爽了。
衝完之後,男人們又把桶裡的水給續上,晚上回來還可以沖洗一遍,夏天出了汗若是不洗澡,人都要餿了。
幾個孩子則熟門熟路地直接跳進天井內的蓄水池裡,你潑我我潑你,玩起了打水仗。
吃完飯,日頭太大,眾人也很累,何氏讓大家都去休息休息,納納涼。
陳大舅幾個小輩,自覺地讓自家爹孃歇歇,他們幾人去地裡翻曬穀子去了。
朱氏又把罐子裡的水續上,又把井裡湃著的神仙豆腐端出來,拌上糖水。
衛氏和柳芸娘在做晚上的飯,南瓜肉粥熬的很稠,只等下午放涼了,晚上回來從泡菜罐裡抓上一把泡豇豆切上就能吃上晚飯。
幾個孩子還在搓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