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見識一下呵呵。”

“新疆的也不錯啊,不過比較一下也好,貨比三家不吃虧辦證明了沒有”

“唔。老哥做什麼呢?”那個陝北佬問。

“俺是來刨玉的。這個口子啊”

紅其拉甫山口位於新疆與克什米爾之間,海拔4800米,古代“絲綢之路”取道於此,也是中國與南亞西南亞各國陸徑之一,向南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從喀什經那裡到巴基斯坦吉爾吉特有一條國際公路,中國稱為中巴公路,國際上稱作喀拉崑崙公路。其山脊線即國境線。紅其拉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天氣情況惡劣,只在4月15日—10月15日開關,其它時間都關閉。開關時期這裡遊人商客絡繹不絕。從喀什到紅其拉甫長415公里,《西遊記》中提到的蔥嶺就在這一帶。一路經奧依塔克森林、卡拉庫裡湖、慕士塔格峰、石頭城、公主堡等,離國境線一公里多山坡下,有中國邊防軍哨所,駐有一個連軍人,終年穿大衣。從這裡沿著古驛道一直向南,便可到達中國與巴基斯坦邊界重要關隘——紅其拉甫達坂。站在那座海拔近5000米的山口,即使是豔陽高照也讓人生出寒意。向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個方向眺望,雪山冰川連綿不斷,千年不變的威嚴感和縣城邊上石頭城相似。

明鐵蓋 ①山口是帕米爾高原上地勢最開闊的河谷地帶,向西與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瓦罕走廊相連線,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裡,這個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爾高原上連線東西方絲綢之路的主幹道,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的塔什庫爾幹縣,海拔4700米,歷史上被認為是中國進入阿富汗的唯一通道,靠近巴基斯坦邊界,是帕米爾高原上與紅其拉甫並駕齊驅的交通和軍事要塞。從塔什庫爾幹縣乘車沿塔什庫爾幹河南下,溯游而上60多公里,就到了明鐵蓋和紅其拉甫兩條路的分叉路口。所謂路就是兩條崎嶇的山溝。順著向西山溝慢慢行駛,溝裡亂山重迭,山勢崢嶸可怖,好像無數倒插著的刀戟,直指蒼穹。沿卡拉其古河上溯直至瓦罕吉爾隘口,又有一個三叉口,從三叉口處西行進入一寬谷,到達明鐵蓋。

紅其拉甫和明鐵蓋相距僅20公里,都要經過塔什庫爾幹 ②。帕米爾高原是古代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從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東緣的峽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幾條山脈,經終年冰雪覆蓋的山口,道路十分艱險。從塔里木盆地第一大城市喀什距塔什庫爾幹370公里。

“還有一條小道”山東佬壓低了嗓門。

李滬生豎耳竊聽。

“在喀什和烏恰的岔路口轉上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鄉,天門山又叫斯普頓石穹山,位於天山和崑崙山交界處,具體位置阿圖什鄉西天山南脈,距阿圖什 75 公里,距喀什50公里,距通關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吐爾尕特口岸僅6公里走‘天門’還要穿越3公里石谷,很難險。山縫兩側的巖壁如刀劈斧砍,最窄地方僅40厘米寬,只容一人側身透過,身下是靜靜流水,抬頭仰望,只有一道藍線,俗稱‘一線天’”

李滬生不知道這兩個客商,正是我軍紅藍盾扮裝的。最近我軍已經破獲境內敵特向國外傳輸的一份與上層發生重大事件相關的關於我國文化大革命形勢總分析的機密檔案。這個特務現在可能就隱藏在這個小旅館裡。

……

注① 明鐵蓋:絲綢之路的重要隘口。《大唐西域記》載:“昔有賈客,其徒萬里,橐駝數千,齎貨逐利,遭風遇雪,人畜俱喪。。。。。。”高寒缺氧,人跡罕至。在當地語中,明鐵蓋意為“千隻駱駝”。這個絲綢之路的重要隘口,曾留下唐玄奘取經回國時攀越的足跡。唐將高仙芝曾率一萬軍隊沿蓋茨河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