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磨磨蹭蹭的南路軍不同,北路黑火蟻軍在最高指揮官“蜓鷹”率領下,只用了2天便抵達了目的地,可謂神速。 北路軍的編制和南路軍差不多,也是8個黑火蟻軍團和24個其他附庸、奴隸蟻族軍團,一些軍團並不滿編,總兵力加起來不到5萬。 北路軍比南路軍強就強在其附庸軍團中,有7個軍團是“蜓鷹”所屬大頭蟻一族的精銳,其中有2個“皮甲軍”軍團。加上還有幾個堪用的紅林蟻、舉腹蟻軍團,可用之兵比南路軍多一些。 “蜓鷹”統帥的北路軍也被主巢和南路軍一視同仁,只分配到了3天糧食和少量鴉酒、蜜露。他顧不上計較便帶隊出發,用神使王的名頭暫時壓制了中下層將官的不滿。 為了保證行軍速度,北路軍留下了4個戰鬥力最弱的掘穴蟻軍團負責在後面搬運糧秣,主力則吃飽喝足、輕裝疾行,不帶輜重,完全靠著沿途副巢的補給,才能在這麼快時間裡抵達前線。 此時黑火蟻國北境的情況非常不妙,土崖要塞淪陷後,整個北境已經無險可守,缺少統一指揮,也沒有機動兵力,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各巢穴只能利用本地的常住蟻口自發抵抗,各自為戰的結果就是在寄生大軍的攻勢下紛紛淪陷,完全是在用空間換時間。 如今,北境三分之二的巢穴已經淪陷或失去聯絡,只剩靠南邊和清河沿岸的少數巢穴還在有組織的抵抗,這就是“蜓鷹”在當地能利用的全部力量。 根據統計,這些巢穴的蟻口加起來大約還有不到30萬,其中黑火蟻不到6萬隻。 如今,30萬寄生螞蟻大軍正在北境分散搶掠和攻擊,分成了10多股,最大的一支由“寄生一休”親率的主力部隊還有10萬多寄生螞蟻,其他的部隊數量從幾千到一兩萬不等,由其他低層次的大腦指揮。 寄生大軍之所以敢於分兵,就是因為這些天來北境已經失去了有效的野戰抵抗力量,分散攻略對寄生大軍而言效率更高。 而有著飛行寄生蟲獸控制天空,掌握了制空權的寄生大軍也絲毫不擔心遭遇反撲。 敵軍現在處於分散狀態,這是蜓鷹抵達前線後,得到的唯一一個好訊息。 他此時率軍駐蹕在一座且稱為[山楂樹城]的巢穴,這座副巢的蟻冢是圍繞一株山楂樹的樹幹建立的,有4萬多的常住蟻口。 這裡已經是前線未淪陷區裡較大的一座巢穴,加之交通又便利,“蜓鷹”把這裡選作了基地。 後續慢慢趕來的輜重軍團,未來將把不多的糧秣運到這裡來,這裡將作為北路軍的主要基地。 目前巢穴內的存糧也還夠大軍10多天的消耗,足以支援短時間內的消耗。 ———— 抵達[山楂樹城]後,“蜓鷹”作為神使王,按慣例享用了當地雄蟻們供奉上來的特產——去年冬天前收穫的山楂果肉。 冰冷又極酸的口感讓“蜓鷹”打了個激靈,瞬間感覺腦子都清醒了不少。這種果子實在不合他的口味,要不是能夠果腹,估計沒有螞蟻願意採來吃。 螞蟻,還是喜歡甜食。 享用過特產後,當地的雄蟻們認可了“蜓鷹”的神使王、主巢特使、軍隊統帥的身份,開始服從其排程。 “蜓鷹”命令部隊在[山楂樹城]內休整,緩解連續2天強行軍帶來的疲勞。同時,他派出當地的螞蟻沿著資訊素向來時方向搜尋,收攏少數掉隊的螞蟻。 還有一些螞蟻在到處蒐集纖維材料,或製造蟻絲,或將原材料編織成繩索。 “蜓鷹”準備用繩索在[山楂樹城]外覆蓋一層防空網,未來北境的每個巢穴都要有防空網,以應對飛行寄生蟲獸的巨大威脅。 很多螞蟻使者被派往了尚未淪陷的巢穴,“蜓鷹”知道自己手頭兵力有限,物資匱乏,他必須從本就損失慘重的各巢穴壓榨出最後一點機動兵力和物資,擴充自己這支機動部隊的實力。 如果自己也擋不住墮落螞蟻,那麼這些巢穴有再多兵力也無濟於事。 還有眾多的[山楂樹城]當地的螞蟻沒有投入日常的生產中,而是被遠遠的撒開,組成一張緊密寬大的偵查網。 這張偵查網是脆弱的,比還沒有完工的防空網還脆弱,單個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