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再取安徽和江蘇,實現自己佔領長江中下游六省的目標。
而就在這時,商毅也收到湖北軍區司令部發來的公文,李定國、段鵬、李牟等人也向商毅建議,馬上開始發動收復湖北的戰役。而理由除了商毅所想到的這些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原來退到鄂西與四川交界一帶的忠貞營派人來到武昌,和商家軍聯絡,表示願意歸順商家軍,並幫助商家軍奪取湖北。
忠貞營是大順軍的餘部,現在由原來李自成手下的後營制將李過、左威將軍高一功統領,部下的大順軍餘將還有劉芳亮、劉體純、袁宗第、劉汝魁、牛萬才、馬重禧、張能、田虎等人。另外還有李自成的夫人高氏,和明朝的湖北巡撫堵胤錫。
大順軍的餘部曾在一年多以前歸順了隆武朝廷,朱聿鍵封李過為御營前部左軍,掛龍虎將軍印,興囯侯,並御賜名為赤心,高一功御名為高必正,所部稱“忠貞營”。受堵胤錫節制。全盛時候號稱擁兵三十餘萬眾。
在何騰蛟兵敗湖南之後,忠貞營也被清軍擊敗,而李自成的三弟李孜、張鼐、李友、吳汝義等人,向清軍投降。其餘在李過和高一功的率領下,躲到了荊州府和夔州府交界的山區中去。
好在是這時清軍的注意力都在江南一帶,因此忠貞營才得以暫全,而這時全軍只剩下六七萬人,除去老弱婦幼,真正的可戰之兵巳不足三萬。
夔東一帶山多林密,雖然可以藏身,但人口不多,難以取得糧食物資補充,因此李過、高一功、劉芳亮、袁宗第等人商議去向,有人建議入川去立足,也有人認為可以轉進到陝西去,眾說紛紛,議論不一。而就在這時,忠貞營也得到了啇家軍已經收復南京,並且進軍湖北,這時已經攻克了武昌,黃州兩地的訊息。因此堵胤錫向眾人建議,不如派人到武昌府去和商家軍取得聯絡,投靠商家軍以拒清軍。
堵胤錫的建議也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贊同,因為商家軍的名頭,忠貞營當然是早就知道了,而且也相當佩服,畢竟現在整個南方也只有商家軍能把清軍打得滿地找牙。同時忠貞營的諸將還知道現在李巖、李牟兄弟現在商毅的部下效力,據說混得相當不錯,很受商毅的重用。
只是長期以來,商家軍都是在長江下游一帶活動,而忠貞營主要活動在長江中游,雙方沒有什麼接近的地方,因此也無法聯絡上。但現在商家軍佔領了武昌,離忠貞營己經很近了,如果商毅能夠接納忠貞營,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於是李過也立刻派人到武昌和商家軍取得聯絡,商議投降的事宜。
這時在武昌駐紮的李牟對忠貞營的諸將都十分熟悉,而李定國本是張獻忠的舊部,張獻忠和李自成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並肩作戰,因此李定囩對忠貞營的大多數將領也都有過數面之交,對忠貞營的歸順也都十分歡迎。
雖然說忠貞營的戰鬥力在商家軍眼裡不算什麼?但畢竟是一直都在湖北地區活動,對這一帶的地理環境十分熟悉,而且忠貞營現在的位置正好在荊州上游,因此對商家軍攻佔湖北,還是有幫助的。另外李定國和李牟還想到了,在清軍中還有不少原大順軍的將領,如田見秀、李孜、張鼐、李友、吳汝義等人,如果招降忠貞營,再策反這些降清的大順軍將領投降商家軍,則更對收復湖北大為有利。
因此李定國也提出了一個在招降忠貞營基礎上的作戰計劃是,分兵兩路:分別從南北向西進取湖北,一路由第六軍從黃州府出兵,進取德安府,牽制承天府的清軍,另一路從武昌府出兵,和忠貞營夾擊荊州府,收取湖北西南,同時也切斷清軍從四川救援湖北的交通要路,然後與第六軍一起,對承天府形成夾擊之勢,一舉攻下承天府,收取湖北全境。
同時李定國也提出,如果有可能,希望駐守湖南的第三軍能夠抽出一部份兵力,支援收復湖北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