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項羽。項羽被項梁撫養長大,叔侄兩個感情深厚自不用提。叔叔被殺,項羽一直認為,田榮必須負責,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鉅鹿一戰霸王成名,統領諸侯西進伐秦。裂土封王時,項羽改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國將領田都因為跟隨項羽救趙,之後又跟隨入關,被封做齊王;立有戰功的齊降將田安為濟北王。

霸王大刀闊斧分封三齊,割裂齊地,藉機架空了田榮,也算得上公報私仇的一種。

座右銘“老子說了算”的田榮自然極度鬱悶。然而,同樣鬱悶的人還不止他一個。

陳餘也處在極度鬱悶期,原因和田榮相似。他和張耳絕交後,成了社會閒散人員,大家分贓的時候,他只分到三個小縣,非王非侯。

兩個天涯淪落人,越想越鬱悶越想越不甘心。咱們普通老百姓鬱悶,頂多發發牢騷或者阿Q自我安慰下,可同樣的情況換到這二位仁兄身上就截然不同了。

田榮當機立斷,義無反顧決定:再發動一次內亂。

打定主意後,田榮沒有立刻行動。這個人雖然衝動,卻不笨。他知道此次的對手是西楚霸王,要對付這個人必須有所準備。

田榮派人去聯絡陳餘,說來也巧,陳餘那邊一聽到田榮要造反的風聲就派出了使者。

使者夏說先一步找到田榮,轉達陳餘的合作誠意說:“項羽作為天下的主宰,卻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給將軍們去稱王,把原來稱王的都遷到壞地方,如今,把趙王遷居代縣!希望大王借給我軍隊,以南皮作為您遮擋防衛的屏障。”

要什麼來什麼,要造反就來幫手。

天涯淪落二人組,立刻昇華到同仇敵愾二人組。

田榮當即派遣軍隊交給陳餘指揮。陳餘得了田榮助軍,又調動所屬三個縣的全部軍隊襲擊常山王張耳,張耳戰敗逃跑。得勝後的陳餘迎趙王歇歸趙,趙王因立陳餘為代王。陳餘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造反終極目標:封侯拜相。

倒黴的張耳沒做幾天常山王就落跑,跑就跑吧,可跑去哪是個問題。

關於逃跑路線,張耳想去投靠項羽。他的理由是,雖然和劉季關係不錯,但現在霸王最大,而且這個常山王也是霸王封的,於情於理都應該投奔項羽。

對此,有個叫甘公提出反對意見。此人大概是個玄學愛好者。他提出的理由很有玄幻色彩,他說,“漢王入關,五星會聚於井宿天區。井宿天區是秦國的分星。先到的一定功成霸業。即使現在楚國強大,今後一定歸屬於漢。”

張耳聽從了甘公的建議,投靠了劉季。

這個決定最終奠定了,兩個賢人一個生一個死的不同命運。

事實再次證明,賢人又如何,照樣會忘恩負義,趨炎附勢。

在陳餘打跑張耳的時候,田榮的第二次內亂也正式開演。三齊中唯獨膠東王田市是他侄子,又是他立的王,田榮先去找田市,將他扣留起來不讓他回自己的膠東治所,接著發兵打敗田都,田都逃到楚國。

田市是個膽小的人,被堂叔扣留本來就心驚膽戰,正好手下的人勸他說:“項羽強大而兇暴,而您作為齊王,應該到自己的封國膠東去,不去一定有危險。”

田市非常害怕,就趁田榮出去打仗悄悄逃跑去膠東。田榮得知後勃然大怒,急忙帶人追趕齊王田市,在即墨(地名)把他殺死。

說來也巧,彭越和劉季在昌邑城下分別後,就帶著自己的一萬多人四處遊蕩。這時候正好混跡在山東鉅野。田榮是個非常會利用人才的人,他聽到彭越在附近的訊息就立刻送給彭越將軍印,命他去攻打濟北王田安。彭越打敗了濟北王田安,兵殺死了他。

自此田榮全部佔有三齊之地,自立為齊王。

讓我們來綜合下現在的情況,劉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