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孫思邈蒙面診病(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王宏找了個緣由匆匆離開白鹿書院,沒有絲毫停留的意願便直接去了長安城內。 等到崔俊安頓好李治與狄仁傑,崔俊便去找王宏,一圈下來沒招人,崔俊便知這王宏是滑腳跑路了。 立刻派人去打探,卻只打探到王宏去了長安方向,在後面的事情卻是怎麼也問不出個結果。 無奈之下,崔俊只得去找柳忠,柳忠提溜著兩隻烤雞一壺酒,去了司衙。等回來時卻是面色凝重。 崔俊忙去問有沒有找到王宏,柳忠搖頭,讓崔俊莫要再管這事情。崔俊聽得一頭霧水,但是柳忠既然說了,那他就不能再去追問。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件事情便慢慢被崔俊埋在心裡。好在其後白鹿書院倒是又如往常一樣平平無事。 這期間倒是有幾件有趣的事情發生,起先是禮部尚書王珪上奏稱:"三品以上官員遇見親王都要下車輿站立路旁,這不符合禮儀。" 李世民找來魏徵說:“卿輩苟自崇貴,輕我諸子。” 哪知魏徵這位禮教的推崇者這次每站在李世民這邊,反倒是囉裡吧嗦說了一大堆,把個李世民繞得頭暈。 最終還是聽了魏徵的話,採納王珪的建議,以後見著諸位皇子不必行大禮,先前的禮儀只對太子稱。 這訊息一出,李治便是第一個不爽的,以前他在學院之內見著人和人都是先受人見禮,就是老師也不例外。 但是這條詔令一出,這學院內的人見著他都是把頭抬得高高的,除了稱呼他為小皇子之外,連手都懶得抬一下。 這下倒是給了崔俊一個機會,藉著講大課的機會,給學校內的小屁孩們拼命灌輸生而為人,當人人平等的觀念。 崔俊講完大課,就更沒人主動給李治行禮了。崔院長說了,生而為人,當人人平等。咱就從和皇子李治開始平等。 其後,吏部尚書高士廉、黃門侍郎韋挺、禮部侍郎令狐德、中書侍郎岑文字撰《氏族志》呈上,李世民一看卻是極為不滿。 這《氏族志》內不但將山東崔、盧、李、鄭等世家大族排在最先,而且還將黃門侍郎崔民列為第一。 李世民便道:"漢高祖與蕭何、曹參、樊噲、灌嬰等人均以布衣起兵,你們至今仍然十分推崇景仰,認為是一代英豪,難道在乎他們的世卿世祿地位嗎?高氏偏守山東,梁、陳二朝僻居江南,雖然也有個別英豪,又何足掛齒!何況他們的子孫才氣衰竭,德行澆薄,官爵降低,然而還很驕傲地以門第族望自負,掛羊頭賣狗肉,依賴高貴人家,寡廉鮮恥,不知道世上的人為什麼要尊貴他們?如今三品以上公卿大臣,有的以仁德行世,有的以功勳稱道,有的以文章練達,致身顯赫。那些衰微的世族們,不值得羨慕。然而那些希望與世族們通婚的,即使多供給金銀財物,還為他們所看不起,朕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今想要理正錯謬,捨棄虛名追求實際,而你們仍然將崔民列為第一位,這是輕視大唐的官爵而依循流俗的觀念。" 於是,下令幾人重修,專以當朝品秩高下訂定標準,於是便以皇族李姓為首位,外戚次之,將崔民降為第三。共定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頒行全國。 其後宋朝的百家姓也是依照此慣例而修訂,姓趙的自然成了第一位,而皇后妃子跟著沾光,便有了錢孫李周吳鄭王。 反正現在李世民有了軍政議事堂幫著自己處理軍政事務,便開始四處遊玩。 二月初五開始,李世民乘車駕自洛陽向西行。巡幸河北縣,觀看砥柱山。 然後祭祀禹廟,又去柳谷,觀看鹽池, 其後到達薄州,刺史趙元楷命令百姓們身穿紗單衣迎接車駕,裝飾廨舍樓臺觀宇,又養了一百多頭羊、數百條魚獻給貴族外戚。 李世民責備他說:"朕巡行到黃河、洛水一帶,凡有所需,均從府庫中支取。你所做的乃是已滅亡的隋朝的老毛病了。" 刺史趙元楷心中惶恐,忙稱罪改之。其後李世民便轉道巡幸長春宮。 而這一路之上,武才人隨侍在側,很是得李世民的歡心。 四月中旬,詹老醫師與孫思邈秘密來了莊子裡。崔俊與秋月是最開心的。孫思邈見著自己的孫女被崔俊滋養得齒白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