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龐姓將領練出來的兵是什麼樣子,可親眼看著,鐵騎士氣全無,還能打出這樣的傷亡比,又給對方送了一波士氣。

溫執還是無語地嘆了口氣。

只以被位面規則允許的實力入局,他一個人再力挽狂瀾,也不可能打下大軍。

當年大齊被打進京城,要全是這種將領,便是氣數盡了,沒有交易的必要。

所幸,他也沒指望姓龐的多有用,只消片刻,側方另一隊兵馬就會過來。

看見鐵騎如此勇猛,殺人不眨眼,龐承率領的兵陣型都已經散了。

剩下的兩百鐵騎,五十餘名在前突圍,餘下全部與後方溫執對抗。

戰場就是如此,此消彼長,說不定什麼時候優勢又被打了回去。

就在鐵騎即將衝開一道口子的時候,側方人馬來支援了。

一番廝殺苦戰,在溫執的帶領下,鐵騎隊伍覆滅,逃了幾個報信的往雪山那邊走了。

這幾個人,還有那些四散撤退的外族人步兵,沒有浪費大量人力去追的必要。

大齊將士也需要休整。

表面上看,這場戰大齊損失慘重,用十幾倍的傷亡才換來勝利。

實際上,這場勝仗對雙方而言,意義重大。

戰無不勝,從無敗績的鐵騎,居然在朔州境內,折損了一支隊伍,訊息傳回去,對外族人會是個不小的打擊。

他們可是放言,要用兩千鐵騎踏平大齊京城。

現在,北地都沒打下,兩千鐵騎已經湊不齊了。

會有替補,但戰時替上來的,實力跟原先的鐵騎不在一個級別。

龐承帶了三千人,剛才被五十餘名鐵騎打的狼狽不堪,一看打贏了,覺得自己又可以了。

第一件事就是挺直身體,趕緊收起狼狽的姿態,當做自己是奮力殺敵的功臣。

記錄戰事,登記功勞的官員是他們那邊的人。

到時候完全可以把頭功攬下來。

龐承還想著怎麼搶功,一眾將士看向溫執身上的血跡,目光裡已然帶上了狂熱的崇拜。

尤其是跟著他打進朔州城的人,大齊什麼時候打過如此揚眉吐氣的戰!

以前都是被外族人追著打,這次,竟然把外族人的鐵騎逼到了絕路上!

那不是他們畏懼的鐵騎,是軍功!

細算下來,傷亡大主要在龐承率領的隊伍,他們跟著國師,傷亡情況已經很好了。

打鐵騎軍,一比十都沒到。

就連齊泰也沒想過,原以為能救下朔州城,便已是最好的結果。

所有人都等著溫執下令,做下一步安排。

他站在那裡,神情平靜,精緻的眉眼沾了血點,滿是戾氣。

不用說一句話,身上的威懾力已經讓眾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