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鈕搖搖頭, &ldo;宋夫人說我剛開始學,不能一蹴而就,讓我歇半天, 等慢慢習慣了,再一天一天的複習,直到我記清楚見什麼人行什麼禮說什麼話。&rdo;

&ldo;真麻煩。&rdo;丁春花不禁搖頭,&ldo;那我下午去山上撿板栗,你是不去了?&rdo;

杜三鈕笑道:&ldo;你和伯母她們去吧。娘,多撿點木耳蘑菇,等宋夫人回去的時候給她帶一些。&rdo;

&ldo;若懷家那麼多親戚,山上的東西都撿回來也不夠,改天我去縣裡叫你姐夫買些。&rdo;杜大妮生個兒子,兒女雙全在婆家底氣足了,丁春花也不怕給段家添麻煩,繼而惹來他們不快,使喚起段守義來簡直把他當兒子用。

段守義的爹孃在杜衛兩家結親後,就著手準備去建康府開店事宜。有個好親家,段家二老不怕別人故意刁難,搞得他們在建康府混不下去。於是很大方的把廣靈縣的酒肆給大兒子,小兒子留下來給大兒子幫忙,等段守義徹底接管酒肆,他弟弟再去建康府。

杜三鈕十分清楚段家的變化,也很高興她娘能想開:&ldo;娘,先找村裡人買些茄子,我想趁著這幾天天氣好曬些茄子幹。&rdo;

&ldo;行。&rdo;冬天菜少,杜家村的村民每年春夏秋三季都會準備大量乾貨,竹筍、木耳、蘑菇、地衣,鹹菜、酸菜以及梅乾菜更是每年必備。以致於這些菜全放到盛放糧食的屋裡,可以說半屋子糧食半屋菜。

杜家已準備足夠多過冬的菜,而宋夫人的到來讓丁春花又忙活幾天,直到十月初十早上飄起細雨,她才閒下來。杜三鈕卻雷打不動的每天上午去隔壁報導。期間無論一個行禮的動作重複多少次,她都沒半分怨言,讓對禮儀規矩格外嚴格的宋夫人也忍不住和衛老感慨,&ldo;您老這個孫媳婦找的好啊。&rdo;

&ldo;那當然。&rdo;衛老與有榮焉道:&ldo;幸好我下手快,再過一年,三鈕她娘天天拿著笤帚往外轟人,杜家的門檻也得被踏破。&rdo;

宋夫人搖頭失笑,對他的話不予評價,但在接下來教三鈕的過程中更加用心。杜三鈕不知內情,見此只是更加用心的學。下午休息時也不出去玩,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練習。

杜小魚連著半個月不見杜三鈕,村裡收晚稻的時候她也躲在家裡,每次上午去找她玩,丁春花總說三鈕在隔壁,可把杜小魚氣得不輕‐‐重色輕友的傢伙。於是趕個大早,去杜家逮人:&ldo;衛少夫人,你這是打算和我們絕交呢?還是覺得我們不配和你玩了?&rdo;

杜三鈕瞥她一眼,什麼也沒講,不急不慢的吃完早飯,才說:&ldo;不是想知道我最近都在幹麼?走,現在告訴你們。&rdo;

五個十四五歲的姑娘隨穿戴齊整的杜三鈕到衛家,宋夫人率先注意到走在最邊上的杜三鈕,實在太耀眼。聽杜三鈕說她們來陪她,宋夫人也沒多想。然而以杜小魚為首的五個女孩見小夥伴跟京城來的夫人學規矩,別提多羨慕。嘴上不好意思說跟著學,看的時候暗暗記在心裡。一見三鈕一個動作重複十幾次才被喊過,心中很微妙。

等三鈕回去時,剛走出衛家大門,杜小魚就問:&ldo;她是不是故意刁難你?好讓你知難而退。&rdo;

&ldo;沒有。&rdo;杜三鈕見她一臉&ldo;你別騙我&rdo;的神情,失笑道:&ldo;宋夫人的要求比較嚴格,你們難道沒有看出她給我做示範時,整個行禮動作行雲流水嗎?而我做的時候,無論行禮還是受禮都很生硬,不自然。&rdo;

&ldo;沒……看出來。&rdo;杜小魚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