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既然這樣,那你是不是應該拿點誠意出來?”
“這當然是應該的!”費老沉吟了一會,說道:“要不這樣吧,如果小楚的這把琴是真品,或者是音質非常出眾的仿品,那麼我就換上李德孚製作的冰弦,怎麼樣?”
“冰弦?難道是傳說中的那種冰絃琴的‘冰弦’?”劉思哲一臉的驚訝的問道。
劉思哲說的冰絃琴是一把古代名琴,據說它的琴絃是以冰蠶絲製作的。
劉老聞言就嗤笑道:“你不是背了那麼多古琴的知識。居然連冰弦都不知道?”
看到劉思哲一臉尷尬的模樣,楚琛就笑問道:“你應該知道古代的時候,用的都是絲絃吧?”
“知道。”劉思哲點了點頭。
今天彈琴用弦,一般都是使用的鋼弦。而在古代,琴絃則是用蠶絲製作的。
相傳蠶最乖巧,作繭時往往能遇物成形。有一寡婦。獨居一室,長夜倚枕。不能安睡。她就倚在床頭,從牆孔中看鄰居家中的蠶做繭。第二天。蠶繭的形狀都有點像這個寡婦的面形,隱隱約約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蔡邕見了,就將蠶繭買回來,繅絲後製成琴絃,安在古琴上。彈奏時琴音總帶點憂愁哀痛之聲,旁人聽了,常常會流下同情的淚水。蔡邕就向女兒蔡文姬詢問其中道理,文姬回答說:“這是寡婦絲。”
“絲”與“思”同音,寡婦之思,當然是悲傷婉轉,纏綿悱惻。這個故事還說明一個問題:即古琴的弦用蠶絲製成,取其堅韌而發音純正。
楚琛說道:“宋以前琴絃多是琴家自制,明以後多為商品弦。明清以來,琴絃最好首推杭城回。回堂,其第一代李世英自明代開始生產古琴絃,所造的弦叫‘冰弦’,指定為內府貢品。”
“李家傳承了三百餘年,直到清道光年間第九代孫李德孚歿後無嗣,於是就斷產了,而後由其徒弟繼續以回。回堂為品牌生產琴絃,但質量大不如前,1939年抗戰初杭城老三泰的“回。回堂琴絃”停產。一時間,眾多琴家都哀嘆,從此再無好弦可用。”
聽了楚琛的解釋,劉思哲才算明白冰弦是什麼意思,他說道:“現在不都是用鋼弦了嗎?小月的琴就是鋼弦,我聽著覺得也挺不錯的嘛!”
“所以說,我要說你是對牛彈琴。”
劉老今天就是想挑劉思哲的刺,他說道:“鋼弦雖然耐用、穩定,特別是表面光滑的優點,改變了彈奏一些緩慢的“聲少韻多”的琴曲,如《平沙落雁》、《憶故人》、《良宵引》時的尷尬,為琴人所稱道。但它那令人生厭的金屬聲,它那過於冗長的餘音等等缺陷也是大多數琴人的共識。”
劉思哲也據理力爭道:“傳統絲絃也有很多缺點的,除去琴絃上不如鋼弦平滑,摩擦聲大的缺點之外,效能上也不夠穩定,較大程度受到溫度與溼度的影響,不耐用,使用成本高。而且別的說不,絲絃的音量能有鋼弦的大嗎?”
劉老到是沒想到,劉思哲記得還挺清楚,這說明,劉思哲確實是用心學了,這讓他暗自很是高興,不過他可是絲絃的擁護者,馬上就反駁道:
“鋼絃音量雖大,卻沒有傳統絲絃那種飽滿的音質和力度,缺乏傳統絲絃彈奏的那種‘顆粒感’,那種‘骨力’,琴音呈現一種‘疲沓’的狀態。無論對琴絃用力彈奏還是輕彈,它的狀況是相同的,這種狀態影響到琴曲音樂的表現力是毫無疑問的了。”
“重要的是,鋼弦所產生的音色,缺乏絲絃那種傳統琴樂懷古之思的、極為接近人聲的‘韻味’,即那種溫暖的帶有某種人情味的色彩。鋼弦的音色,當初我頭一次聽到的時候,就覺得相當的刺耳,也不知道,現在的人是怎麼接受的了的。”
劉思哲嘀咕道:“要我說,這事還是你們的問題,如果當初你們反對的話,鋼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