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吸引。這一點應該是肯定無疑的了?”

尊重道:“這一點萬兄不用多想。絕軍師問的就是怎樣才能順利地將吐谷渾帶到包圍圈,自然是帶。”

“要吸引,就要敗,然後讓他們來追。”萬臨山接著道:“這裡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要給予足夠的敗退理由,讓吐谷渾不疑。才有可能來追。二是要給予吐谷渾追擊的好處,或者給予其不追擊的壞處,迫使吐谷渾不得不追。”略一思索,又道:“對於第一點,我軍有士兵三十多萬人,僅每日的人畜糞便就是龐大數目,實在難以掩飾。若沒有特殊的原因,三十多萬士兵,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敗了,實在說不過去。對於第二點,兵法講究避實而擊虛。杜鵑城、成都等地比起敗北的三十萬大軍。吸引力無疑更強,給予其追擊的好處實在不易。那麼,若給予其不追擊的壞處,以堵截的方式,對進攻杜鵑城、成都及一般村莊的吐谷渾軍隊予以堅決打擊,那樣又反而襯托出主力敗北的虛假。”

尊重道:“是啊,既不能讓南方的百姓置身於對方的刀劍之下,又要向北敗退。既要勝,又要敗,恰似一對矛盾。”

“三十萬大軍要充當魚餌,難哪。”剛說到這時,萬臨山忽然精神一振,又道:“咦,愚兄倒還真的想到一法。是這樣,我們假定三種情況的相遇。彼軍我軍,彼軍我民,均是我勝,只有彼民我軍才是我敗。這樣一來,就可以說明我軍雖然戰鬥力十分強大,但十分受惜百姓。勝也有理,敗也有理,似乎能夠滿足需要了。”

“十分能打,又顧忌百姓,錯實不錯。”尊重道:“不過這樣一來,至少就要打三仗,而且彼民我軍的一仗必須放在最後。我軍還要在最後一仗之前,事先佔據北方才行。”

萬臨山道:“讓我們來具體設想一番。第一仗彼軍我軍最好辦。我軍只須按照通常的情形,爭取一般的勝利就行了。難就難在第二仗彼軍我民。若示之以杜鵑、成都一方的民眾,則我軍處在南方,不利於最終繞到北方去。若示之以一般村莊的百姓,則村莊百姓很可能會被屠殺。我軍事先一方面要哄騙百姓不逃離村莊,另一方面還要查詢村莊中個別重要人物並帶離村莊,勞神費力,又於心不安,實在難以周全。”

尊重道:“其實第三仗彼民我軍豈又不難?萬兄你想,彼軍尚且不勝,又怎會派一般民眾上陣?我軍根本不能保證對方是否會出此下策。亦不能肯定對方是否將此下策押到前兩仗之後。”

萬臨山道:“看起來,還是有些遺漏。說三仗,不一定只有三仗。如果三仗之後,敵軍又忽然掉頭南下,再次攻擊成都,後果更不堪設想。”

“行了,足夠了。”尊重道:“想到這些,已經足以證明小弟對於軍師的吩咐沒有怠慢之意了。”

六月三十卯時,眾將齊聚一堂。

因為普遍沒有想出引敵的辦法;個別的,像萬臨山、尊重這樣的,想出的辦法亦十分勉強;故此眾人大都惴惴不安。

片刻之後,雷絕招從內室轉了出來,款款入座,然後道:“都坐下。”眾人都坐了。雷絕招道:“兵貴神速。為節約時間,我就不一一問答了。關於吸引吐谷渾到包圍圈的問題,我自己的想法如下:

“我軍按原藉歸屬分作四部,四萬四川藉士兵先行北上,十萬吐蕃藉士兵回到四姑娘山,九萬劍南藉士兵進駐中江、三臺、鹽亭一帶,八萬大理藉士兵則留守灌縣。

“吐谷渾逼近我軍而又沒有行動,說明其未知我軍虛實。見到四川藉士兵慌忙北上之後,吐谷渾將判斷出兩個原因,一是北方西夏邊境有事,二是我們在南方吃了敗仗。又因為北面劍閣一帶的道路艱險,吐谷渾必不肯輕易追擊。這時,他們就會往灌縣、杜鵑、成都方向南下。然後,駐灌縣大理士兵裝作追趕四川藉士兵的樣子,迎頭將其截住,兩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