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張開嘴,噴出一口血水,悲憤的道:「掉牙了。」
朕哪裡是那麼容易哭的人,可牙痛的厲害,忍不住啊!
高滔滔愣住了,然後不禁就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掉牙的皇帝,大笑的皇后,一時間宮中就多了許多人情味。
……
第二天,趙頊就再次出宮,帶著皇城司的人清掃了汴梁的幾個地方,抓了一百餘外藩人。
居住在汴梁的外藩人人心惶惶,都擔心是不是要被趕出去。
隨後朝堂之上的趙曙也發怒了,說那些外藩人在汴梁為非作歹,幹下了不少壞事。
宰輔們異口同聲的說要嚴懲,隨即皇城司和開封府一起介入,汴梁的外藩人都老實了。
趙頊在此時突然去了一個外藩人開的酒樓用飯,席間對忐忑不安的掌櫃說道:「大宋歡迎各國人士來此,但首要是尊重大宋的律法和習俗,只有遵循了這一條,才會得到融入大宋的機會。」
這番話隨後就被散播了出去,那些外藩人紛紛表態,表示自己是遵紀守法的好人。
隨後趙頊在一次面見官員時,開玩笑般的說到了有官吏和那些犯事的外藩人相互勾結,而水軍說瓊州那邊需要開闢一個港口,他正在考慮利用此事來多弄些人過去。
他看似在開玩笑,可此次他彰顯的手腕卻異常強硬和兇狠,那種不退半步的狠辣讓那些權貴們也是暗自凜然。
所以那些官吏慌了,隨後竟然有人主動去自首,只求不被發配瓊州。
第1026章 我很努力
趙頊軟硬兼施的把汴梁城中的外藩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特別是大食人,和他們做生意的汴梁人都驚訝的發現他們誠懇了許多。
皇子的表現不錯,在汴梁人的眼中,他算是合格了,大家不會擔憂以後大宋的傳承會出問題。
這便是國本存在的意義……安定人心。
人心的安定對於統治階級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而教育對此有重要作用。
盧輝經營著一家小學堂,也就是私塾。
汴梁的私塾不少,但盧輝的卻有些名氣。
就在十年前,他的學堂裡出了一位進士,而且名列前茅。
私塾出一個進士容易嗎?
不容易。
名列前茅那更是意外之喜。
於是盧輝就出名了,報名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需要測試合格才準進來。
但一個進士是不夠的,盧輝覺得這只是一個開端,於是就努力教授……
教書育人很累,三年後、五年後……進士榜單上再也沒了學堂學生的名字。
正如同後世一樣,這時候的學堂同樣要靠業績來吸引學生入讀。
楊卓超當時進來的測試不錯,至少盧輝是把他當做了希望之一。
可歲月流逝,學堂再也沒出過進士,盧輝急了。
人一急就會犯錯,盧輝就是這樣。
他只想抓學習,卻忘記了抓紀律,學生們私下鬧作一團,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而楊卓超這個他曾經寄予厚望的少年也泯然眾人矣,這讓盧輝有些絕望。
但絕望是絕望,教書是他的飯碗,砸自己飯碗的事兒他是不可能幹的。
早上他吃了兩個饅頭,喝了一大碗二陳湯,然後打著飽嗝來到了學堂。
最近有一次考試,這是他測試學生們學業的一次測試,每個月都有。
還沒有學生來,盧輝先上了一趟茅廁,然後慢條斯理的出來,手中還握著一本書。
學生們開始來了,見到他紛紛行禮問好。
盧輝威嚴的點點頭,等看到孤零零的楊卓超時,不禁